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面对质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B . 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C . 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可将月球看作质点 D . 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很大,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地球看作质点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完毕后与电源断开.设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两极板间的距离为d,两极板间场强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保持S不变,增大d,则C变小,E变大 B . 若保持S不变,减小d,则C变大,E不变 C . 若保持d不变,减小S,则C变大,E不变 D . 若保持d不变,减小S,则C变小,E变小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之后“祝融号”火星车将开展巡视探测。若经探测,火星的自转周期为 ,火星车在极地处的重力为 ,在赤道处的重力为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火星可视为均匀球体。求火星的平均密度(用题目所给的已知量表示)。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是8m,第四秒内的位移是10m,那么由此可知(     )
A . 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9m/s B . 第三秒末即时速度是9m/s C . 质点的加速度是0.5m/s2 D . 质点的加速度是2m/s2
某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立定跳远项目比赛,起跳直至着地过程如图,测量得到比赛成绩是2.5m,目测空中脚离地最大高度约0.8m,忽略空气阻力,则起跳过程该同学所做功约为(   )

A . 65J B . 350J C . 700J D . 1550J
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质量为m、速度为v0的子弹沿水平方向击中木块并停留在其中与木块共同运动,在子弹击中木块过程中,木块受到的冲量大小为:(   )

①mv0;   ② ;   ③ ;    ④

以上结果正确的是(   )

A . 只有① B . 只有③ C . ③④ D .
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 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则上述过程中,下面木块上升的距离为、上面木块上升的距离为

在“用多用电表测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实验中。
  1. (1) 在用多用电表测电流或电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 . 在测量电阻时,更换倍率后必须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B . 在测量未知电阻时,必须先选择倍率最大挡进行试测 C . 在测量未知电流时,必须先选择电流最大量程进行试测
  2. (2) 测量时,多用电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位置。若选择开关处于“10V”挡,其读数为V;若选择开关处于“×10”挡,其读数为Ω。

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碳14原子核发生了某种衰变,已知放射出的粒子速度方向及反冲核的速度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它们在磁场中运动的径迹是两个相内切的圆,两圆的直径之比为7:1,如图所示.则碳14的衰变方程为(  )

A . C→ e+ B B . C→ He+ Be C . C→ e+ N D . C→ H+ B
如图固定在地面的斜面倾角为30°,物块B固定在木箱A的上方,一起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接触轻弹簧,又压缩至最低点c,此时将B迅速拿走,然后木箱A又恰好被轻弹簧弹回到a点。已知A质量为m,B质量为3m,a、c间距为L,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A上滑的过程中,与弹簧分离时A的速度最大 B . 弹簧被压缩至最低点c时,其弹性势能为0.8mgL C . 在木箱A从斜面顶端a下滑至再次回到a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5mgL D . 若物块B没有被拿出,AB能够上升的最高位置距离a点为L/4

要测量一段阻值为几欧姆的金属丝的电阻率,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实验:

  1. (1)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丝长度为L=80.00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d=mm.

  2. (2) 在测量电路的实物图中,电压表没有接入电路,请在图乙中连线,使得电路完整

  3. (3) 实验中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得到多组实验数据,以电压表读数U为纵轴、电流表读数I为横轴,在U﹣I坐标系中描点,如图丙所示.请作出图像 ,并根据图像求出被测金属丝的电阻R=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4) 根据以上各测量结果,得出被测金属丝的电阻率ρ=Ω•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人从楼顶由静止释放一颗石子.如果忽略空气对石子的阻力,利用下面的哪些已知量可以测量这栋楼的高度H(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①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②石子下落的时间;

③石子下落最初1s内的位移;         ④石子下落最后1s内的位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第一、二、四象限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第三象限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为坐标轴上的两点。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从P点沿PQ方向射出,不计电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电子从P点出发恰好第一次经原点O点,运动时间可能为 B . 若电子从P点出发恰好第一次经原点O点,运动路程可能为 C . 若电子从P点出发经原点O到达Q点,运动时间可能为 D . 若电子从P点出发恰好第一次经原点O到达Q点,运动路程为

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有些放出α射线,有些放出β射线,有些在放出α射线或β射线的同时,还以γ射线的形式释放能量。例如核的衰变过程可表示为++γ,这个衰变是

A.是β衰变,产生的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以γ射线的形式释放能量

B.是β衰变,产生的核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以γ射线的形式释放能量

C.是α衰变,产生的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以γ射线的形式释放能量

D.是α衰变,产生的核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以γ射线的形式释放能量

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分队行军路程S>S

B.小分队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C.y-x图像表示的是速率v-t图像

D.y-x图像表示的是位移x-t图像

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由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得到.只要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l和运动周期T作出T2-l图象,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T2-l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

(1)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 ()

(2)由于图象没有能通过坐标原点,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值与当地真实值相比________若利用采用公式法计算,则求出重力加速度g与当地真实值相比_______ (偏大”“偏小,或不变)

(3)某同学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摆球,他找到了一块外形不规则的长条状的大理石块代替了摆球(如图),以下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或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_.

A.将石块用细尼龙线系好,结点为N将尼龙线的上端固定于O;

B.用刻度尺测量ON间尼龙线的长度l作为摆长;

C.将石块拉开一个大约α=5°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D.从摆球摆到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当摆球第30次到达最低点时结束记录总时间t得出周期;

E.改变ON间尼龙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相应的lT

F.求出多次实验中测得的lT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时使用的数据,带入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g.

如图有abcd四个离子,它们带等量同种电荷,质量不等有ma=mbmc=md,以不等的速率vavb=vcvd进入速度选择器后,有两种离子从速度选择器中射出进入B2磁场.由此可判定()

A.射向P1板的是a离子 

B 射向P2板的是b离子

C.射向A1的是c离子

D 射向A2的是d离子

2011 3 11 日.日本发生里氏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在泄露的污染物中含有 131I 137Cs 两种放射性元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 的辐射。其中131I 的衰变方程为IXe+e ,其半衰期为 8 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核反应是 α 衰变

               BI  原子核中含有 78 个中子

               C.经过 16 天,75%的I原子核发生了衰变

               D.虽然该反应出现质量亏损,但核反应前后的原子核总质量数不变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面附近存在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电场,其中某一区域的电场线与x轴平行,现有一个质量为0.1 kg、电荷量为-2.0×108 C的滑块P(可看做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沿x轴向左运动。电场力做的功W与物块坐标x的关系用图中曲线表示,图中斜线为该曲线过点(0.3,3)的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

B.电场方向沿x轴的正方向

C.点x0.3 m处的场强大小为1.0×105 N/C

Dx0.3 mx0.7 m间的电势差是100 V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与钢板的动摩擦因素为μ。由于受到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光滑导槽A、B的控制, 物体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使钢板以速度v1 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用力F拉动物体(方向沿导槽方向)使物体以速度v2 沿导槽匀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是( )

A. v2 越大,F越大
B. v1 越大,F越大
C. F与v1 和v2 无关
D. 与地面的动摩擦力与v1 和v2 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