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一物体自地面高H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此时速度为v , 则(   )
A . 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 B . 物体下落 时速度为 C . 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 D . 物体下落 时速度为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供选择的重物有以下四个,应选择(    )
A . 质量为100g的钩码 B . 质量为10g的砝码 C . 质量为200g的木球 D . 质量为10g的塑料球
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V,氦离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或者电子中,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A . 42.8 eV(光子) B . 43.2 eV(电子) C . 41.0 eV(电子) D . 54.4 eV(光子)
如图所示,在使用向心力演示器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图片_x0020_1373887910

  1. (1) 在探究向心力与半径、质量、角速度的关系时,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A . 理想实验 B . 等效替代法 C . 微元法 D . 控制变量法
  2. (2) 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到的结果有__________。
    A . 在半径和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B . 在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成反比 C . 在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成正比 D . 在质量和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半径成反比
A、B、C三个物体放在旋转的水平圆台上,A的质量是2m,B、C质量各为m;C离轴心的距离是2r,A、B离轴心距离为r,当圆台匀速转动时,A、B、C都没发生滑动,则A、B、C三个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281285706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在静止的水平转台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它与竖直转轴间距为R;与转台问动摩擦因数为 。水平圆盘绕过圆心O的竖直轴逐渐加速转动,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圆盘的角速度 达到一定值时,a相对圆盘才开始滑动。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相对圆盘开始滑动前,物块a与转台之间只受到1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 . a相对圆盘开始滑动前,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C . a相对圆盘开始滑动前的过程中,到达某个角速度 时,平台对物块做的功为 D . 如果在a物块的半径的中点放置另一个质量为2m的物块b,b与圆盘问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在平台加速转动过程中b比a先滑动
如图所示,一架在2 000m高空以200m/s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想用两枚炸弹分别炸山脚和山顶的目标A和B.已知山高720m,山脚与山顶的水平距离为1000m,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 则投弹的时间间隔应为(   )

A . 4s B . 5s C . 9s D . 16s
如图所示,为半圆柱透明体的横截面,圆心在O点、半径为R.一细束单色光在真空中从面上无限靠近A处以入射角斜射入半圆柱,结果恰好在B点发生全反射。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1. (1) 半圆柱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n;
  2. (2) 该单色光在半圆柱中传播的时间t。
一通电螺线管其磁感强度最大的地方是(  )
A . 螺线管的内部 B . 螺线管的南极 C . 螺线管的北极 D . 螺线管的南极和北极
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跳台滑雪是比赛项目之一,比赛场地简化图如图所示,一运动员从B点以的速度沿水平方向飞出,最后落在倾角为的斜坡上。已知运动员和滑雪板整体可视为质点,不计一切阻力,取 , 则运动员从B点飞出到距斜坡最远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

A . B . C . D .

波速均为v=2m/s的甲、乙两列简谐横波都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的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其中PQ处的质点均处于波峰。关于这两列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波中的P处质点比M处质点先回平衡位置

B.从图示的时刻开始,经过1.0sP质点通过的位移为2m

C.从图示的时刻开始,P处质点比Q处质点先回平衡位置

D.此时刻,M点的运动方向沿x轴正方向

E.如果这两列波相遇不可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2013浙江省宁波市二模)如图在直角坐标系Y轴上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两点固定有两等量电荷,若以无穷远为零电势,则关于X轴上各点电势φX坐标变化的图线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为等量异种电荷,则为图线       

B.若为等量异种电荷,则为图线

C.若为等量正电荷,则为图线         

D.若为等量正电荷,则为图线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中:

(1) 操作步骤中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________

A .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B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2) 某同学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s 打一个点,该同学选择了 A B C D E F G 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测得相邻计数点间距离为 s 1 =3.59cm s 2 =4.41cm s 3 =5.22cm s 4 =6.04cm s 5 =6.85cm s 6 =7.68cm

a )根据 ___________ (填公式)可判断小车做 __________ 运动。

b )打点计时器在打 C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______ m/s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c )小车的加速度为 ___________m/s 2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θ,整个斜面分为ABBC两段,且2ABB              C.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与ABBC两段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已知P由静止开始从A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点而停下,那么θμ1μ2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Atanθ

       Btanθ

       Ctanθ1μ2

       Dtanθ2μ1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水平放置,A在上方,B在下方,现将其和二极管串联接在电源上,已知A和电源正极相连,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一带电小球沿AB中心水平射入,打在B极板上的N点,小球的重力不能忽略,现通过上下移动A板来改变两极板AB间距(两极板仍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若小球带正电,当AB间距增大时,小球打在N的右侧

B.若小球带正电,当AB间距减小时,小球可能打在N的左侧

C.若小球带负电,当AB间距减小时,小球可能打在N的右侧

D.若小球带负电,当AB间距增大时,小球可能打在N的左侧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是定值电阻,R3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电流表A和电压表V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从右端滑至左端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   B 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

    C  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减小 D 电阻R1的电功率增大

5.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正电圆环水平放置,环心为O,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从O点正上方h高的A点静止释放,并穿过带电环,关于小球从AA关于O的对称点A′过程加速度(a)、重力势能(EpG)、机械能(E)、电势能(Ep)随位置变化的图象一定错误的是(O点为坐标原点且重力势能为零,向下为正方向,无限远电势为零)(  )

河水的流速与离河岸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100 s         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 m/s

如图所示,原点O沿y方向做了一次全振动后停止在平衡位置.形成了一个向右传播的横波.设在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时M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周期为【1】s,在时M点离其平衡位置的位移为【2】m.
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原子能级越高原子的能量越大,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越大,动能也越大
B. 用动能为12.3eV的电子射向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原子有可能跃迁到n=2的能级
C. 用光子能量为12.3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有可能跃迁到n=2的能级
D. 用光子能量为1.75eV的可见光照射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时,氢原子不能发生电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