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从离地面 80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g 取 10m/s2 , 求:
  1. (1) 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 (2) 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速度大小;
  3. (3) 自开始下落计时,最后 1s 内的位移大小.
一颗自由下落的小石头,经过某点时的速度是10m/s,经过另一点时的速度是30m/s,求经过这两点的时间间隔和两点间的距离.(取g=10m/s2

如图所示,利用斜面从货车上卸货,每包货物的质量 m,斜面倾角为 α,斜面的长度为 l,货物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在货物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货物对斜面的压力为 mg B . 重力对货物做的功为 mgl C . 货物克服摩擦力做功 μmgcosα ·l D . 支持力对货物有做功
如图所示,两个同心金属环水平放置,半径分别为r和2r,两环间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环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两环间连接有一个电容为C的电容器,a、b是电容器的两个极板。长为r的金属棒AB沿半径方向放置在两环间且与两环接触良好,并绕圆心以角速度 做逆时针方向(从垂直环面向里看)的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100013

A . 金属棒中有从A到B的电流 B . 电容器a极板带正电 C . 电容器两端电压为 D .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大于地球对太阳的引力 B . 第一宇宙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C . 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 D . 在空间站中,宇航员不再受到地球引力作用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变亮,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增大 B . 变暗,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C . 变暗,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D . 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一列简谐横波以速度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A在t=0时刻的位移 , 则(   )

A . 该波的传播周期为2s B . 该波的波长为4m C . 时,质点A沿y轴正方向运动 D . 时,平衡位置为的质点位于波谷
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应 (  )
A . 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因为小灯泡的电阻比电压表内阻小得多 B . 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因为小灯泡的电阻比电流表内阻大得多 C . 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因为小灯泡的电阻比电压表内阻小得多 D . 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因为小灯泡的电阻比电流表内阻大得多
用等效代替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下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 (1) 本实验中“等效代替”的含义是________.
    A . 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 B . 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C . 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D . 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
  2. (2) 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着AO方向的是,图中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是合力的实验值.
  3. (3) (多选)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 . 拉橡皮筋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 B . 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 C . 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D . 使拉力F1和F2的夹角很小
在海边高45m的悬崖上,海防部队进行实弹演习,一平射炮射击离悬崖水平距离为1000m,正以10m/s的速度迎面开来的靶舰,击中靶舰(g取10 m/s2)试求靶舰中弹时距离悬崖的水平距离,炮弹发射的初速度。
质量M=1kg的长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木板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A=2kg和mB=1kg的A、B两物块,A、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块A上,如图所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则(  )

A . 若F=5N,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 B . 若F=6N,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 C . 若F=7N,物块A将会相对木板滑动 D . 无论力F多大,B与长木板之间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以一定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 ,则从抛出至落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   
A . 0 B . C . D .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金属球,它们带异种电荷,电荷量的大小之比为5∶1(两小球皆可视为点电荷),它们在相距一定距离时相互作用力为F1 , 如果让它们接触后再放回各自原来的位置上,此时相互作用力变为F2 , 则F1∶F2为(   )

A . 5∶2 B . 5∶4 C . 5∶6 D . 5∶9
在水平地面上放有一木板,木板上放置一物体,用水平力F=10N拉木板,使它们一起相对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那么木板受力的个数是(   )

A . 6个 B . 5个 C . 4个 D . 3个

一轻质细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kg的小球A,另一端挂在光滑水平轴O 上,O到小球的距离为L=0.1m,小球跟水平面接触,但无相互作用,在球的两侧等距离处分别固定一个光滑的斜面和一个挡板,如图所示,水平距离s2m,动摩擦因数为0.25.现有一小滑块B,质量也为m,从斜面上滑下,与小球碰撞时交换速度,与挡板碰撞不损失机械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并将滑块和小球都视为质点,g10m/s2,试问:

1)若滑块B从斜面某一高度h处滑下与小球第一次碰撞后,使小球恰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此高度h.

2)若滑块Bh=5m处滑下,求滑块B与小球第一次碰后瞬间绳子对小球的拉力.

3)若滑块Bh=5m 处下滑与小球碰撞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小球做完整圆周运动的次数n

如图,小球质量为m,摆长为L,最大摆角为θ,且小于5º.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则在图示位置时摆线的拉力为             。从最高点第一次摆到最低点的时间为                     。(重力加速度为g

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形变时,其电阻值发生相应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电阻效应.图甲所示,用来称重的电子吊秤,就是利用了这个应变效应.电子吊秤实现称重的关键元件是拉力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挂钩上挂上重物,传感器中拉力敏感电阻丝在拉力作用下发生微小形变(宏观上可认为形状不变),拉力敏感电阻丝的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再经相应的测量电路把这一电阻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电压或电流),从而完成将所称物体重量变换为电信号.

物理小组找到一根拉力敏感电阻丝RL,其阻值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小组按图丙所示电路制作了一个简易吊秤.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3V,内阻r;灵敏毫安表量程为10mA,内阻Rg50ΩR1是可变电阻器,AB两接线柱等高且固定.现将这根拉力敏感电阻丝套上轻质光滑绝缘环,将其两端接在AB两接线柱之间固定不动.通过光滑绝缘滑环可将重物吊起,不计敏感电阻丝重力,现完成下列操作步骤:

步骤a.滑环下不吊重物时,闭合开关调节可变电阻R1使毫安表指针满偏;

步骤b.滑环下吊上已知重力的重物G,测出电阻丝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步骤c.保持可变电阻R1接入电路电阻不变,读出此时毫安表示数I

步骤d.换用不同已知重力的重物,挂在滑环上记录每一个重力值对应的电流值;

步骤e:将电流表刻度盘改装为重力刻度盘.

1)试写出敏感电阻丝上的拉力F与重物重力G的关系式F____

2)设R-F图象斜率为k,试写出电流表示数I与待测重物重力G的表达式I___(用ErR1RgR0kθ表示);

3)若R-F图象中R0100Ωk0.5ΩN,测得θ60°,毫安表指针半偏,则待测重物重力G=___ N

4)关于改装后的重力刻度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重力零刻度线在电流表满刻度处,刻度线均匀

B.重力零刻度线在电流表零刻度处,刻度线均匀

C.重力零刻度线在电流表满刻度处,刻度线不均匀

D.重力零刻度线在电流表零刻度处,刻度线不均匀

5)若电源电动势不变,内阻变大,其他条件不变,用这台简易吊秤称重前,进行了步骤a操作;则测量结果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对撞发生湮灭而转化为一对光子,设正负电子对撞前的质量均为m,动能均为Ek,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恒为h.求:

写出该反应方程;               

对撞过程中的质量亏损和转化成的光子在真空中波长λ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下列对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两个弹簧秤把结点拉到O点之后,为防止O点变动,应用图钉把结点固定在O

B.弹簧秤在使用前不仅要调零,还要检查其称量是否正确,具体的办法是测定一个已知重力的物体,看弹簧秤示数是否准确。

C.为使实验相对准确,应选用较新的橡皮条来做实验。

D.为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应多做几组,且每组实验两细绳套的夹角不能变

E.为使实验结果更精确,两弹簧秤的规格必须一样

2)某同学根据实验在纸上画出了如右图所示的力的示意图(FOAO共线),其中            F1F2的理论合力,            F1F2的实际合力

(3)如图所示,某同学两个弹簧秤把结点拉到了O,记录了力的大小和方向。请用作图法较准确的求出F1F2的合力。

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 Bm C,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C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所对应的直线甲、乙、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μ AμB        m A m B         Bμ BμC      m B = m C

Cμ BμC        m Bm C       Dμ AμC     m Am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