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  )
A . 分子拥有复杂结构 B . 原子拥有复杂结构 C . 葡萄干蛋糕模型 D .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对如图所示的图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图甲是圆盘衍射的图样,中心的亮斑被称为“泊松亮斑” B . 图乙内窥镜的原理是利用了光纤对光的折射 C . 图丙中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是光的单缝衍射图样 D . 图丁中观看立体电影的眼镜利用了光的干涉
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 )
A . 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 B . 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2 C . 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 D . 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
如图所示,长为R=0.9m的轻绳,在其一端固定一物块(看成质点),物块质量m=0.9kg,以O点为轴使物块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右端有一倾斜的传送带正在以速度v0=16m/s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顶端与圆周最高点相距 , 忽略传送带圆弧部分的影响,g取10m/s2。试求:

  1. (1) 若物块刚好到达最高点,则物块速度vx为多大?
  2. (2) 在第(1)问的情况下,若物块从最高点脱离并做平抛运动,要使物块刚好从传送带。顶端与传送带相切进入传送带,则传送带的倾角应该为多大?
  3. (3) 在第(2)问的情况下,若传送带长为L=11m,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 , 则物块从传送带顶端运动到底端的时间是多少?

某工厂车间通过图示装置把货物运送到二楼仓库,AB为水平传送带,CD为倾角θ=37°、长s=3m的倾斜轨道,AB与CD通过长度忽略不计的圆弧轨道平滑连接,DE为半径r=0.4m的光滑圆弧轨道,CD与DE在D点相切,OE为竖直半径,FG为二楼仓库地面(足够长且与E点在同一高度),所有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当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10m/s运行时,把一质量m=5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由静止放入传送带的A端,货物恰好能滑入二楼仓库,已知货物与传送带、倾斜轨道及二楼仓库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取g=10m/s2 , sin37°=0.6,cos37°=0.8.求:

  1. (1) 货物在二楼仓库地面滑行的距离;

  2. (2) 传送带把货物从A端运送到B端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

如图所示,细线上端固定,下端系着一个小球,小球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保持小球静止不动,力F的方向由水平向右缓慢转至竖直向上,F的大小(   )

A . 一直增大 B . 一直减小 C . 先减小后增大 D . 先增大后减小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斜面体 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 面光滑,质量为 的物体从 面顶端 点由静止释放,运动至斜面底端,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 ,则在此过程中(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斜面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 B .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 C .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D . 面粗糙,在 点给物体一个初速度,物体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0
如图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电场力做的功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粒子一定带负电 B . 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 J C . 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少 J D . 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 J
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马拉车加速行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B . 从井里将水桶提上来,绳子对桶的拉力大于桶对绳子的拉力 C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不能叠加 D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合力为零
如图,金属棒ab置于水平放置的U形光滑导轨上,在fe右侧存在有界匀强磁场B , 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在fe左侧的无磁场区域cdef内有一半径很小的金属圆环L , 圆环与导轨在同一平面内.当金属棒ab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磁场左边界fe处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后,(  )

A . 圆环内产生变大的感应电流,圆环有收缩的趋势 B . 圆环内产生变大的感应电流,圆环有扩张的趋势 C . 圆环内产生变小的感应电流,圆环有收缩的趋势 D . 圆环内产生变小的感应电流,圆环有扩张的趋势
一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其在最初3s内的位移和最后3s内的位移之比为4:3,且质点发生的总位移为24.5m,则(   )

A .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B . 质点在第1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为12m C . 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12m/s D . 质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大小为8m/s
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把弹簧上端固定在横梁上,下端悬吊不同重力的砝码,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把弹簧的伸长Δx和弹簧弹力F的关系在F-Δx坐标系中描点如图乙所示。

图片_x0020_1866624947

  1. (1) 从坐标系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精确到两位有效数字)。
  2. (2) 关于实验注意事项,以下哪项是没有必要的?(填入字母序号)________。
    A . 悬吊砝码后,在砝码静止后再读数 B . 弹簧的受力不超过它的弹性限度 C . 尽量减小弹簧和横梁之间的摩擦

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置于真空中的D形金属盒半径为R,两盒间有狭缝(间距),匀强磁场与盒面垂直,被加速粒子的质量为,电荷量为,加在狭缝间的交变电压如图乙所示,电压值的大小为,周期为T,与粒子在磁场中的周期相同.一束该种粒子在时间内从A处均匀地飘入狭缝,其初速度视为零.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次数与回旋半周的次数相同,假设能够出射的粒子每次经过狭缝均做加速运动;粒子重力不计,不考虑粒子在狭缝中的运动时间,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求:

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2)粒子从飘入狭缝至动能最大所需的总时间

3)实际中粒子的质量会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加速后的质量与原来质量的关系:,则粒子质量增加后估计最多还能再加速多少次(需要简述理由)?若粒子质量最终增加,那么粒子最终速度为光速的多少倍(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在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实验中:

(1)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重锤质量的称量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

B .重锤密度大、质量大些,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

C .操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D .应该选用点迹清晰且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 的纸带

(2) 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其中, 为打下的第 1 个点, 为距 点较远的连续选取的四个计数点( 间有若干点没有画出)。用刻度尺量出 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重锤的质量 ,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实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 。为了验证从打下 点到打下 点的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守恒,则应计算出:打下 点时重锤的速度 ___ ,该过程重锤动能的增加量 ____ ,该过程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______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K524所示,用插针法测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1P2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BP1P2P3P4之间的距离取得小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C.入射角θ1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D.入射角太大,折射光线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使实验无法进行

K524

如图所示,传送皮带始终保持v=2m/s的速度水平向右移动,一质量m=0.5kg的小物块以v0=4m/s的速度从A点向右滑上传送带.设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因数μ=0.2,传送带两端点AB间的距离L=5m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刚开始物块的加速度为2m/s2

B

物块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物块从A点运动的B点所用时间为3s

D

传送带上将留下一段长为1m的摩擦痕迹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要将卫星由圆轨道1送入圆轨道3,需要在椭圆轨道2的近地点Q和远地点P分别点火加速一次

B.由于卫星由圆轨道1送入圆轨道3被点火加速两次,则卫星在圆轨道3上正常运行速度要大于在圆轨道1上正常运行的速度

C.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的近地点Q的速度一定大于7.9km/s,而在远地点P的速度一定小于7.9km/s

D.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圆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3.2V,电阻R=30Ω,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UL=3.0V,额定功率PL=4.5W.当开关S接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3V,则当开关S接2时,灯泡发光的情况是(  )

A.很暗,甚至不亮   B.正常发光

C.比正常发光略亮   D.有可能被烧坏

在平直轨道上匀加速向右行驶的封闭车厢中,悬挂着一个带滴管的盛油容器,如图所示.当滴管依次滴下三滴油时(设这三滴油都落在车厢底板上)则(                                                                                       

                                                                                                     

    A  这三滴油依次落在容器竖直下方的O

    B  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B之间的同一位置上

    C  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B之间,且后一滴比前一滴离O

    D  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B之间,且后一滴比前一滴离O

                                                                                                                                         

如图所示,长l1m的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所带电荷量q1.0×106C,匀强电场的场强E3.0×103N/C,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 37°0.6cos 37°0.8.求:

(1)小球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

(2)小球的质量m

(3)将电场撤去,小球回到最低点时速度v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