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 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B .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 .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D . 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
如图所示,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现给小球一个初速度,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关于小球在过最高点的速度v,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v的极小值为 B . v由零逐渐增大,轨道对球的弹力逐渐增大 C . 当v由 值逐渐增大时,轨道对小球的弹力也逐渐增大 D . 当v由 值逐渐减小时,轨道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增大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种振动发电装置的示意图,它的结构是一个套在辐向形永久磁铁槽中的半径为r=0.10 m、匝数n=20匝的线圈,磁场的磁感线均沿半径方向均匀分布(其右视图如图乙所示).在线圈所在位置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均为B=  T,线圈的电阻为R1=0.50 Ω,它的引出线接有R2=9.5 Ω的小电珠L.外力推动线圈框架的P端,使线圈沿轴线做往复运动,便有电流通过小电珠.当线圈运动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丙所示时(摩擦等损耗不计).求:

  1. (1) 小电珠中电流的最大值;
  2. (2) 电压表的示数;
  3. (3) t=0.1 s时外力F的大小;
速度为v有子弹,恰好可穿透一块固定着的木板;如果子弹的速度为2v,子弹穿透木板,子弹穿透木板时受到的阻力视为不变,则可穿透同样的木板(      )

A . 1块 B . 2块 C . 3块 D . 4块
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 圆弧光滑轨道,半径为R,轨道的最低点B的切线沿水平方向,轨道上端A距水平地面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轨道最上端A点由静止释放,经轨道最下端B点水平飞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处,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1) 小球运动到B点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多大;

  2. (2) 小球落地点C与B点的水平距离x为多少;

  3. (3) 比值 为多少时,小球落地点C与B点水平距离x最远;该水平距离最大值是多少.

体育课上一学生在水平篮球场上拍篮球,如图所示,在篮球与地面作用时,地面给篮球的弹力的方向为(   )

图片_x0020_1082891797

A . 竖直向上 B . 斜右上 C . 斜左上 D . 竖直向下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重的物体的g值大 B . 同一地点,g是一个定值,与物体轻重无关 C . 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 . 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
某同学将10kg的桶装水从一楼搬到二楼,用时约30s,则该同学对桶装水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   )

A . 0.1W B . 1W C . 10W D . 30W
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一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B . 重物应选用密度小的物体 C . 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 D . 需使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B . 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 汽车静止时,车上的乘客没有惯性 D . 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由于惯性而发生倾斜
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0=8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法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t0=2.5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 2m/s2做匀加速运动,向货车追去,货车仍以原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 (1) 警车发动起来以后至少多长时间可以追上货车?
  2. (2) 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一象限中有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区域Ⅰ和Ⅱ,充满了方向均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Ⅰ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 , 区域Ⅱ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可调, C点坐标为(4L , 3L),M点为OC的中点.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从C点以平行于y轴方向射入磁场Ⅱ中,速度大小为 ,不计粒子所受重力,粒子运动轨迹与磁场区域相切时认为粒子能再次进入磁场.

  1. (1) 若粒子无法进入区域Ⅰ中,求区域Ⅱ磁感应强度大小范围;
  2. (2) 若粒子恰好不能从AC边射出,求区域Ⅱ磁感应强度大小;
  3. (3) 若粒子能到达M点,求区域Ⅱ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的所有可能值.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运转.现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底端,物体第一阶段被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第二阶段匀速运动到传送带顶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都做正功 

B.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C.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二阶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

D.两个阶段电动机对传送带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源,当副线圈上的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时,灯泡 L能发光。要使灯泡变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A.向下滑动P              B.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滑动

C.减小交流电源的频率     D.增大电容器C的电容

如图所示是教材规定的探究电源电动势和外电压、内电压关系的专用仪器。

1)此仪器叫做                电池。

2)将挡板向上提,则电压传感器1的读数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

3)(单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外电路和电源内部,正电荷都受静电力作用,所以能不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B.静电力与非静电力都可以使电荷移动,所以本质上都使电荷的电势能减少

C.在电源内部正电荷能从负极到正极是因为电源内部 只存在非静电力而不存在静电力

D.静电力移动电荷做功电势能减少,非静电力移动电荷做功电势能增加

如图所示是在竖直平面内,由斜面和圆形轨道分别与水平面相切连接而成的光滑轨道,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面上距水平面高为h2.5R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物块通过轨道连接处的BC点时,无机械能损失.求:

(1)小物块通过B点时速度vB的大小;

(2)小物块通过圆形轨道最低点C时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FN的大小;

(3)小物块能否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D.

如图,可视作质点的木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F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0°≤θ≤90°),木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恒定但未知,则

Aθ越小,F越小

Bθ越大,F越小

CF的最小值一定比木块重力小

DF的最小值可能等于木块重力大小

一小船正在渡河,如图所示,在离对岸30m时,其下游40m处有一危险水域,若水流速度为5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6 m/s

(1)从现在开始小船到达对岸的最小时间?

(2)为了使小船在危险水域之前到达对岸,那么小船从现在起相对于静水的最小速度应为多大?         

如图(4)所示,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φA=15V,φB=3V,φC=3V,由此可得D点的电势φD=-----------------

下图中曲线a、b、c、d为气泡室中某放射物质发生衰变放出的部分粒子的经迹,气泡室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a、b为粒子的经迹 B.a、b为粒子的经迹
C.c、d为粒子的经迹 D.c、d为粒子的经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