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如图所示一物块质量分布均匀,贴在竖直的墙边,在一个竖直向上且过重心的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此时物块受到的力有(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蹦极“是一项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极限运动,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腰间,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如右图所示,某人做蹦极运动,他从高台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不计空气阻力,设弹性绳原长为h0 , 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与其伸长蹦极”是一项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极限运动,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腰间,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如右图所示,某人做蹦极量的平方成正比.则他在从高台下落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他的动能Ek、弹性绳的弹性势能EP随下落高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7 B . 图片_x0020_100008 C . 图片_x0020_2021684318 D . 图片_x0020_100010
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其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与线速度方向相同 B . 与线速度方向相反 C . 指向圆心 D . 背离圆心
如图,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由状态A沿直线AB变化到状态B,A、C、B三点所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分别记为TA、TC、TB , 在此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之比TA∶TB∶TC为(   )

图片_x0020_928564728

A . 1∶1∶1 B . 1∶2∶3 C . 3∶3∶4 D . 4∶4∶3
真空中两点电荷所带电量分别为+2Q和-Q,相距为r,它们间静电力的大小是(   )
A . B . C . D .
如图,条形磁铁平放于水平桌面上,在它的正中央上方固定一根直导线,给导线中通以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电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 B . 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C . 磁铁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D . 磁铁对桌面有摩擦力
蹦极是非常刺激的运动,如图所示,跳跃者站在很高的平台上,一端固定的长长的橡皮绳绑在人的踝关节处,人双腿并拢,由静止开始下落,约5s时,人在橡皮绳的作用下开始往上反弹,反复上下运动多次后,安全悬挂于半空中静止不动,以人、橡皮绳、地球为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417937375

A . 在5s时,系统的弹性势能最大 B . 0到5s内,人下落的高度接近125m C . 0到5s内,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大量 D . 人从静止下落到最终静止悬挂的过程中,系统机械能的减小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为缩短下楼时间,消防队员往往抱着一根竖直杆直接滑下.某次,消防队员在五层楼房内抱着竖直杆先以6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1s末抱紧直杆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滑,到达地面时速度恰好为0.求消防队员:

  1. (1) 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 (2) 下滑的总时间和总位移.

如图所示,木板置于水平面上,木板上固定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斜面上有一质量的物体。轻质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质量不计的弹簧秤相连,弹簧秤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且弹簧秤所在直线与水平面也成30°,在木板上加水平推力,使整个装置做向右的加速运动,物体在斜面上相对静止(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因整体向右加速,故左右绳子对定滑轮的压力斜向右下方 B . 若加速度不变,增大弹簧秤所在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弹簧秤示数依然不变 C . 随着加速度的增加,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D . 当加速度大于10m/s³时,物体会脱离斜面

如图所示,固定倾斜放置的平行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倾角为θ,导轨间距为L,两阻值均为R的导体棒ab、cd置于导轨上,棒的质量均为m,棒与导轨垂直且始终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处在与导轨平面垂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开始时导体棒ab、cd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cd一平行于导轨平面向上的恒力F,使cd向上做加速运动.到t0时刻时,cd棒的位移为x,速度达到v0 , ab刚好要向上滑动.棒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0~t0的过程中(   )

A . ab棒受到的安培力一直增大 B . ab棒受到导轨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C . cd棒克服安培力的功为Fx﹣μmgxcosθ﹣ D . 在t0时刻突然撤去拉力的一瞬间,cd棒的加速度为
下面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四个做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反映物体受力不平衡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发电机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电动势。线圈与理想升压变压器相连进行远距离输电,理想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 降压变压器副线圈接入一台“220V   1100W”的电动机,恰好正常工作,电动机内阻为10Ω,输电线路总电阻为25Ω,线圈及其余导线电阻不计,电表均为交流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示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 B .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C . 输电线路中的电流是12.5A D . 发电机线圈的输出功率为1200W
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设定中国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中国空间站距离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k倍,近地卫星的速度大小为v,中国空间站的运行速度大小为u,航天员在空间站核心舱内受地球引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某金属导线的电阻率为ρ,电阻为R,现将它均匀拉长到面积为原来的一半,那么该导线的电阻率和电阻分别变为 (    )


A . ρ和 4R B . 4ρ和4R C . 16ρ和16R D . ρ和16R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1. (1) 指针式多用电表是电路测量的常用工具。现用多用电表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阻值约为一百多欧姆)。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接下来必要的操作步骤和正确的顺序是。(请将必要步骤前的序号按正确的顺序写出)

    ①将选择开关旋转“×10”的位置;

    ②将选择开关旋转“×100”的位置;

    ③用两支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接触电阻的两条引线;

    ④根据指针所指刻度和选择开关的位置,读出电阻的阻值;

    ⑤将两支表笔直接接触,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0 Ω”。

  2. (2)

    若正确测量时指针所指刻度如图所示,则这个电阻阻值的测量值是Ω。

  3. (3) 现用以下器材较准确测量上述待测电阻Rx的阻值:

    A.待测电阻Rx

    B.电源E,电动势约为3.0 V,内阻可忽略不计;

    C.电流表A1 , 量程为0~50 mA,内阻r1=20 Ω;

    D.电流表A2 , 量程为0~100 mA,内阻r2约为5 Ω;

    E.直流电压表V,量程为0~15 V,内阻约为30 kΩ;

    F.滑动变阻器R1 , 最大阻值为10 Ω,额定电流1 A;

    G.滑动变阻器R2 , 最大阻值为100 Ω,额定电流1 A;

    H.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电表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均填写仪器前的字母)

    ②画出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上要标明器材后面的字母)。

    ③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 。则计算Rx的表达式为Rx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相应的字母表示)

图中L是绕在铁心上的线圈,它与电阻RR0、电键和电池E可构成闭合回路.线圈上的箭头表示线圈中电流的正方向,当电流的流向与箭头所示的方向相同,该电流为正,否则为负.电键K1K2都处于断开状态.设在t=0时刻,接通电键K1,经过一段时间,在t=t1时刻,再接通电键K2,则能正确表示L中的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的是:                           

 

 

 

 

 

 

 

 

 

 

 

 

 

土卫六是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于1655325日发现的,它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最大卫星,也是太阳系第二大的卫星.它绕土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约为2600千米,周期约为16天,现发射一颗人造土星卫星,绕土星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1300千米,则该人造卫星绕土星运行的周期约为(  )

  A 8 B 6 C 4 D 2

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1.5m/s      B3m/s  C4m/s D.无法确定

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 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 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秒做减速运动

   D AB两质点在4s末相遇

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向b端移动时(  )

A.伏特表V读数增大,电容C的电荷量在减小

B.安培表A的读数增大,电容C的电荷量在增大

C.伏特表V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的读数减小

D.伏特表V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的读数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