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斜抛运动也是常见的曲线运动,泛指将物体斜向上、下抛出,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假设月宫中的嫦娥姐姐将一石子从水平月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斜向上抛出,一段时间后石子又落在水平月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子经过轨迹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 B . 运动中石子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 C . 石子从轨迹最高点至地面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 D . 石子落回水平月面时的速度与抛出时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与水平月面的夹角不同
在电场和重力场都存在的空间中,一带电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了10 J的功,重力做了6 J的功,克服阻力做了7 J的功,则此过程中带电小球的(   )
A . 机械能增加了10 J,动能减少了7 J B . 机械能减少了7 J,动能增加了10 J C . 电势能增加了10 J,动能增加了9 J D . 电势能减少了10 J,重力势能减少了6 J
通常磁性合金能够通过加热的方式减弱磁性,从而使它周围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如图所示,一圆形线圈放在圆柱形磁性合金材料下方,现对合金材料进行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一定向上 B . 线圈中将一定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电流 C . 线圈有扩张的趋势 D . 线圈有收缩的趋势
如图所示,在高为H=1m的光滑平台上有一质量为0.5kg的小球被一细线栓在墙上,球与墙之间有一被压缩的弹簧,当细线被烧断后,小球被弹出,测的落地的水平距离 S= m,求细线未烧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g=10m/s2 )

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mA=1 kg,mB=2 kg,vA=6 m/s,vB=2 m/s,当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A、B两球速度的可能值是 (  )
A . v'A=5 m/s,v'B=2.5 m/s B . v'A=2 m/s,v'B=1.5 m/s C . v'A=3 m/s,v'B=3.5 m/s D . v'A=-3 m/s,v'B=6.5 m/s
在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与电阻R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判断错误的是(  )

A . 电源的电动势为3 V,内阻为0.5Ω B . 电阻R的阻值为1Ω C . 电源的效率为80% D .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 W
如图,矩形闭合导体线框在匀强磁场上方,由不同高度静止释放,用t1、t2分别表示线框ab边和cd边刚进入磁场的时刻。线框下落过程,ab边始终保持与磁场水平边界线OO′平行,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设OO′下方磁场区域足够大,不计空气影响。则下列图像可能反映线框下落过程中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4

A . 图片_x0020_100015 B . 图片_x0020_100016 C . 图片_x0020_100017 D . 图片_x0020_100018
质量为2 kg的小铁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经3 s到达地面,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 则(   )
A . 2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200 W B . 2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400 W C . 2 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为100 W D . 2 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为400 W
某同学用半圆柱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他的操作步骤如下:

A.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半圆柱玻璃砖的直径d,算出半径r= ,然后确定圆心的位置,记在玻璃砖上;

B.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作为入射光线,并在入射光线上插两枚大头针P1和P2

C.让入射光线与玻璃砖的直径垂直,入射光线经过圆心O;

D.以圆心O为轴,缓慢逆时针转动玻璃砖,同时调整视线方向,直到从AB下方恰好看不到P2和P1的像,然后沿半圆柱玻璃砖直径画一条直线AB,并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1. (1) 看不到P2和P1的像是因为发生了
  2. (2) 只使用毫米刻度尺,还需要测量(选择“OD”或“CD”)的长度,记作l;
  3. (3) 玻璃砖的折射率的表达式n=
下列有关温度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B . 物体的温度低,其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也必然小 C . 0℃的铁和0℃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D . 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给小物块一个初速度v,使小物块从小车左端滑到右端。小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小物块滑到小车的最右端时,小车运动的距离为x。此过程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8

A . 小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具有的动能为 B . 小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小车具有的动能为 C . 小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D . 小物块和小车减少的机械能为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且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α=53°角,间距为L=0.5m的导轨间接一电阻,阻值为R=2Ω,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在两平行虚线间有一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B=0.8T.导体棒a的质量为m1=0.1 kg、电阻为R1=1 Ω;导体棒b的质量为m2=0.2 kg、电阻为R2=2Ω,它们分别垂直导轨放置并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现从图中的M、N处同时将a、b由静止释放,运动过程中它们都能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且当a刚出磁场时b正好进入磁场.a、b电流间的相互作用不计,sin53°=0.8,cos53°=0.6,取g=10m/s2 . 求:

图片_x0020_1395967219

  1. (1) 导体棒a刚进入磁场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I;
  2. (2) 导体棒a穿过磁场区域的速度v1
  3. (3) 匀强磁场的宽度d.

我海军小分队在进行登陆钓鱼岛演习.一大型战舰停在离某海岛登陆点一定距离处.登陆队员需要从较高的甲板上利用绳索下滑到海水中的快艇上,再开快艇接近登陆点.绳索的一端固定在战舰甲板边缘,另一端固定在快艇上,使绳索处于绷直状态,其长度l=16m.队员沿绳索先由静止匀加速下滑,再匀减速滑到快艇时速度刚好为零,此过程中队员的最大速度vm=8m/s.当队员抵达快艇后,立即撤除绳索,快艇正对登陆点从静止开始以a1=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行驶一段时间后,立即改做加速度大小为a2=4m/s2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海岛登陆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快艇距登陆点的直线距离s=540m,撤除绳索时间忽略不计,队员和快艇均视为质点,求队员登岛的总时间。

质量为1kg的小滑块以某一初动能沿水平面向右滑动,如图甲所示,刚开始滑动的2m内小滑块的动能与位移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1.2s B . 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位移为4m C . 滑块沿水平面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 D . 整个过程中,滑块受水平面作用力的冲量大小为6N·s

直角玻璃三棱镜的截面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AB面入射,ab为其折射光线,abAB面的夹角α= 60°.已知这种玻璃的折射率n =,则:

这条光线在AB面上的的入射角为        

图中光线ab        (填不能)从AC面折射出去.

某测量员是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s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______m.

重力为G的圆柱体A被平板B夹在板与墙壁之间,平板B与底座C右端的铰链相连,

左端由液压器调节高度,以改变平板B与水平底座C间的夹角θBCD总重力也为G,底座C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μ<1),平板B的上表面及墙壁是光滑的.底座C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总等于2μG不变

Bθ角增大时,地面对C的摩擦力总增大

C.要保持底座C静止不动,应满足tanθ2μ

D.若保持θ45°不变,圆柱体的重力增大ΔG,仍要保持底座C静上,则ΔG的最大值ΔGmG

如图所示,不同元素的二价离子经加速后竖直向下射入由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组成的粒子速度选择器,恰好都能沿直线穿过,然后垂直于磁感线进入速度选择器下方另一个匀强磁场,偏转半周后分别打在荧屏上的MN两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这两种二价离子一定都是负离子

B.速度选择器中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C.打在MN两点的离子的质量之比为OMON

D.打在MN两点的离子在下面的磁场中经历的时间相等

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物块.小物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小物块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1

静止

1.50

2

静止

2.50

3

加速直线运动

2.55

4

匀速直线运动

2.45

5

加速直线运动

3.00

 

A

通过实验数据只能确定小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

通过实验数据只能确定小物块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C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确定小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D

通过实验数据既不能确定小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不能确定小物块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地球表面的平均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恒量为G,可以用下式来估计地球的平均密度的大小为(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