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在粗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

①取油酸1.0mL注入250mL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50mL的刻度为止,摇动容量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的酒精溶液;

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1.0 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

③在边长约40cm的浅水盘内注入约2cm深的水,将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再用滴管吸取油酸的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层油膜,膜上没有石膏粉,可以清楚地看出油膜轮廓;

④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绘出油酸膜的形状;

⑤将画有油酸膜形状的玻璃板放在边长为1.0cm的方格纸上,算出完整的方格有67个,大于半格的有14个,小于半格的有19个。

  1. (1) 这种粗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可视为;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
  2. (2) 利用上述具体操作中的有关数据可知一滴油酸的酒精溶液含油酸为m3 , 油膜面积为m2 , 求得的油膜分子直径为m。(结果全部取2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且与同步卫星绕行方向相同,已知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B卫星的轨道半径为4R,某时刻A、B卫星转到同一半径上,求:

  1. (1) B卫星的周期;

  2. (2) 从图示时刻起经多长时间A、B两卫星第一次相距最近.

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水平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 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的取值范围.

如图所示为圆柱形区域的横截面,在没有磁场的情况下,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某一初速度沿截面直径方向入射,穿过此区域的时间为t,在该区域加沿轴线垂直纸面向外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带电粒子仍以同一初速度沿截面直径入射并沿某一直径方向飞出此区域时,速度方向偏转角为60°,如图所示,根据上述条件可求下列哪几种物理量(   )

①带电粒子的比荷

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

③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

④带电粒子的初速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00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 . 那么:

  1. (1) 纸带的端(选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
  2. (2) 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和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 (3) 从0点到所取点,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Ep=J,动能增加量△Ek=J.(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已知地球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忽略地球自转影响。
  1. (1) 求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2. (2) 求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3. (3) 若要利用地球绕太阳的运动估算太阳的质量,需要知道哪些相关数据?请分析说明。
某同学测量一段长为L的圆柱形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过程如下:

  1. (1) 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如图甲所示。在测量电阻丝直径时,当测微螺杆和电阻丝非常接近时,应旋动(选填“A”或“B”“C”),直到听见“喀喀”的声音,以保证压力适当,同时防止螺旋测微器的损坏。测量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D=mm。
  2. (2) 该同学先用欧姆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将选择开关调节到“ ”,调节好欧姆表,测得金属丝的电阻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金属丝的电阻Rx=Ω。

  3. (3) 为精确测定金属丝的电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电路图,请根据电路图,在答题卷中用连线代替导线将图丁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闭合开关前为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滑片P应移到端(填“a”或“b”)。
  4. (4) 根据图丁电路测得的金属丝的电阻值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或“偏小”)。
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足够长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M=4kg的木板A,在A的上端有一质量m=2kg的物块B(可视作质点),物块B与木板A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斜面底端有一挡板P,木板或者物块与挡板P碰撞后都会等速率反弹。现将木板与物块同时由静止释放,释放时木板前端与挡板相距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图片_x0020_937830021

  1. (1) 木板A第1次碰挡板P时的速度多大?
  2. (2) 木板碰挡板后多长时间速度减为零?此过程中,物块B与木板A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是多少?(设物块B未滑离木板)
  3. (3) 若将木板换成质量不计、长L=2m的轻质板,其他条件不变,则碰挡板后物块B返回到达的最大高度?
位于坐标原点的波源在t=0时刻开始沿y轴做简谐运动,它激起的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经一小段时间停止振动。当t=0.15s时,波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波恰好传到P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点频率是5Hz B . 波长是0.4m C . 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D . P点振动的总时间为0.015s E . Q点再经0.05s停止振动
某同学用双缝干涉实验仪测量光的波长
  1. (1) 实验中选用的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像屏的距离为L,在像屏上得到的干涉图样如图甲所示,分划板刻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的读数分别为x1、x2 , 则入射的单色光波长的计算表达式为

    图片_x0020_1673776461 图片_x0020_1832961268

  2. (2) 分划板刻线在明条纹B处时,游标卡尺的读数为31.15mm,由此可知该游标卡尺的分度是(选填“10分度”、20分度”、“50分度”);
  3. (3)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 如果去掉滤光片,在像屏上得到的是明暗相间的白色干涉条 B . 如果用激光作为光源,则无需凸透镜和滤光片,也能在像屏上得到干涉条纹 C . 单缝和双缝必须相互平行,且处于竖直方向的位置,否则无法用测量头读数 D . 若双缝中某一条被遮住,则像屏上不再有条纹
  4. (4) 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图乙所示,条纹间距△x的测量值实际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如图,等量的点电荷固定于等边三角形的3个顶点。A、B、C为三角形各边的中点,O点为三角形的中心,则(   )

A . 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B . 电子在О点受电场力方向沿CO方向 C . 将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 D . 将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О点移动到A点,电势能减少

如图所示,均匀介质中两波源分别位于x轴上14m处,质点P位于x轴上4m处,时刻两波源同时开始由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振动周期均为T=01s,传播速度均为v=40m/s,波源的振幅为2cm,波源的振幅为3cm,则从035s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

       A12cm      B16cm     C24cm      D32cm

18分)铁路转弯处的弯道半径,是根据地形决定的,弯道处要求外轨比内轨高,其内轨高度差五盼设计不仅与,有关,还取决于火车在弯道上行驶的速率。下表中是铁路设计人员技术手册中弯道半径r及与之相应的轨道的高度差h

弯道半径rm

660

330

220

165

132

110

内外轨高度hm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1)根据表中数据,试导出hr关系的表达式,并求出当r=400m时,h的设计值。

   2)铁路建成后,火车通过弯道时,为保证绝对安全,要求内外轨道均不向车轮施加侧面压力,又已知我国铁路内外轨的距离设计值为L=1.435m,结合表中数据,求出我国火车的转弯速率v(路轨倾角很小时,tgsin )。

   3)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交通运输的快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运输能力,国家对铁路不断进行提速改造,这就要求铁路转弯速率也需提高,请根据上述原理和上表分析,提速时应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g9.8ms2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后,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AB两球同时开始运动,观察到两球                                                                落地(填同时不同时);改变打击的力度,重复这个实验,观察到两球                                                                     落地(填同时不同时).  

                                                                                                      

                                                                                                                                   

某同学使小球沿桌面水平飞出,用数码相机来拍摄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录像(每秒15帧)并将小球运动的照片打印出来。他大约可以得到          帧小球正在空中运动的照片。

 

一束复色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形玻璃砖,经折射后分成两束单色光 a b ,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种玻璃对 a 光的折射率较大 B .在玻璃砖中, a 光的传播速度比 b 光大

C .逐渐增大 角, b 光先消失 D a 光比 b 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一只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6 m处有一小石子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g10m/s2 ,不计空气阻力。试求:

1)若一小石子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通过计算判断石子能否追上气球;

2)若气球以7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小石子仍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用多少时间追上气球。

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同一平直公路的两条车道上同向行驶,t=0时刻它们恰好经过同一路标。0~t2时间内,两辆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  )

At1时刻甲车追上乙车

Bt2时刻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大于乙车的加速度大小

C0~t2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0~t2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某同学要用多用电表测一只电阻,已知多用电表电阻档有4个倍率,分别为×1k×100×10×1,该同学选择×100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步骤测量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大(指针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请你补充完整接下去应该进行的主要操作步骤:

1)调节选择开关旋钮,选择×    倍率;

2)两表笔     (填短接断开),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0Ω处;

3)重新测量并读数.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中实线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Ω

4)测量完毕,把选择开关旋钮打至      

某同学尝试用橡皮筋等器材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两条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形、铅笔、细绳、白纸、钉子、木板等,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白纸固定在木板上,每条橡皮筋两端均连接细线,使橡皮筋自然伸展,测出原长L0;
②木板竖直放置,将其中一根橡皮筋a一端悬挂小重物,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如图中甲所示,静止后测出长度L1;
③取下重物将另一根橡皮筋b与a连接;b的另一端固定于B点,在a与b的连接点O悬挂同一个小重物,如图中乙图所示,静止后测出ab的长度分别为L2和L3。

(1)为完成实验,下述要求中必需的是
A.两根橡皮筋的材料、原长和粗细均要相同
B.要测出悬挂重物的质量
C.甲乙悬挂的可以是质量不同的重物
D.A、B两点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
(2)各测量数据如下表(单位cm)

方框内记录了步骤③中O点位置、过O点的竖直方向及a、b两根橡皮筋的方向;请在方框内根据以上数据对橡皮筋弹力作出力的图示。

(3)根据作图结果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