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有一簇电场线,电场方向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图中虚线从A运动到B,则(   )

A . 该粒子带正电 B . 该粒子在B点加速度比在A点加速度大 C . 该粒子从A运动到B电势能增加 D . 该粒子从A运动到B动能增加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实现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当装置的容器内通入气体B时,荧光屏上观察到闪光.图中气体B,该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式是

如图甲所示,螺线管线圈的匝数n=1500匝,横截面积S=20cm2 , 导线的总电阻r=2.0Ω,R1=3.0Ω,R2=25Ω。穿过螺线管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求:

 

  1. (1) 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
  2. (2) R2消耗的电功率。
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受重力的作用引起的,已知地球表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 , 大气层内重力加速度大小均为g,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由此可估算得,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质量为,空气分子总个数为
质量是2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在运动方向上受拉力F作用沿水平面做匀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物体受摩擦力为1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拉力做功150 J B . 拉力做功100 J C . 摩擦力做功250 J D .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250 J
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 .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 .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 . 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用电场线能直观、方便地比较电场中各点电场的强弱。如图甲是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电场的电场线,图乙是场中的一些点:O是电荷连线的中点,E、F是连线中垂线上相对于O点对称的两点,B、C和A、D也相对于O点对称。则(   )

A . B,C两点场强大小和方向都相反 B . A,D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 E,O,F三点比较,O点场强最强 D . B,O,C三点比较,O点场强最弱
一物体在如图1所示的平面上运动,其x方向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和y方向的位移—时间图像分别如图2、图3所示,图3中曲线部分为抛物线,虚线时该抛物线的切线,已知时物体的坐标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B . 时,物体的坐标为 C . 前2s物体y方向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D . 物体在前2s做曲线运动,之后做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a)、(b)两电路中,当a、b两端和e、f两端分别加上220V的交流电压时,测得c、d间与g、h间的电压均为110V。若分别在c、d与g、h两端加上110V的交流电压,则a、b间与e、f间的电压分别(  )

A . 220V、220V B . 220V、 110V C . 110V、110V D . 220V、0
春天,农民需要用水泵给缺水农田灌溉,已知水泵能在1h内将3×105kg的水抽到12m高处.

  1. (1) 连续工作5h , 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 (2) 若水泵的工作效率为80%,则水泵5h内所做总功功率是多少?

  3. (3) 若此水泵用一柴油机带动,假设柴油机完全燃烧所释放的内能有40%转化为水的机械能,则每小时消耗多少柴油?(柴油热值为3×107J/kgg取10N/kg

如图甲所示,边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位于竖直平面内,bc边水平。线框的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MN、PQ 是匀强磁场区域的两个水平边界,相距为H,H>L。t= 0时,将线框从MN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t4时刻,线框bc边到达PQ边界,这一过程的v- t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t1与t3~ t4时间内,线框的加速度相等 B . 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C . t1 ~t2内,线框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为 D . t1 ~t4内,线框产生的热量为
如图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110m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  )

A . 通过段的时间为 B . 通过段的时间为 C . ae段的平均速度小于ce段的平均速度 D . a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c点的瞬时速度

游乐园中,游客乘坐能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降机,可以体会超重与失重的感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B.当升降机减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C.当升降机减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D.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如图所示,氧气在0 100 两种不同情况下,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与分子速率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0 时情形,速率大的分子比例比100 时少

B乙为0 时情形,速率大的分子比例比100 时少

C甲为100 时情形,速率小的分子比例比0 时多

D乙为100 时情形,速率小的分子比例比0 时多

 (多选)如图L2­2­3所示,计时开始时AB两质点在同一位置,由图可知(  )

L2­2­3

A.质点AB运动方向相反

B2 sAB两质点相遇

C2 sAB两质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AB两质点速度相同时,相距6 m

如图所示,质量为M=0.5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kg的物块以初速度v0=4m/s滑上木板的左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物块滑上木板的同时,给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当恒力F取某一值时,物块在木板上相对于木板滑动的路程为s,给木板施加不同大小的恒力F,得到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与横轴平行,且AB段的纵坐标为1m-1。将物块视为质点,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1)若恒力F=0,则物块会从木板的右端滑下,求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时间t是多少?

(2)图乙中BC为直线段,求该段B点的横坐标和C点的纵坐标

(3)图乙中BC为直线段,求该段恒力F的取值范围及函数关系式

(4)若1/s=5/4,求F的大小

一个质量为M=3kg的木板与一个轻弹簧相连,在木板的上方有一质量m2kg的物块,若在物块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外力F,此时木板和物块一起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突然撤去外力,木板和物块一起向上运动0.2m时,物块恰好与木板分离,此时木板的速度为4m/s,则物块和木板分离时弹簧的弹力为________ N,木板和物块一起向上运动,直至分离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的功为________J

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  )

A.      B.

C.                  D.

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

 

三个共点力F1F2F3,其中F1=1N,方向正西,F2=1N,方向正北,若三力的合力是2N,方向正北,则F3应是:(  

A. 1N,东北       B. 2N 正南          C . 3.2N,东北       D. N,东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