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下列有关物理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 . 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 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 C .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 . 万有引力常量 的值是通过比值定义法规定的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载着景海鹏和陈冬两名宇航员顺利飞入太空。下面关于飞船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 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B . 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C . 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 . 飞船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国家电网向某地输电,输送功率为1.1×106kW,输电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输电电压为1100kV的特高压,则输电电流A,若某段输电导线的电阻为10Ω,则这段导线上损失的功率为W。若将来科技发展了,改用10倍电压输电,其他条件不变,则这段导线上损失的功率变为W。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35秒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于4月27日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这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天舟一号的质量为m,它在预定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距地球表面的高度为h,求:
  1. (1) 地球质量M;
  2. (2) 天舟一号线速度v的大小。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有一个光滑的圆弧轨道MN,其下端(即N端)与表面粗糙的水平传送带左端相切,轨道N端与传送带左端的距离可忽略不计.当传送带不动时,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轨道上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物块以速度v1滑上传送带,从它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1 , 小物块落到水平地面的Q点;若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2沿顺时针方向运行,仍将小物块从光滑轨道上P位置由静止释放,同样从小物块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2 , 小物块落至水平面.关于小物块上述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221540616

A . 当传送带运动时,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仍在Q点 B . 当传送带运动时,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在Q点左侧 C . 若v1>v2 , 则一定有t1>t2 D . 若v1<v2 , 则一定有t1>t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别用蓝光和红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用红光时得到的条纹间距更宽 B . 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相同,起振方向不都相同 C . 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D . 一束色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波长变化导致色光的颜色可能发生变化 E . 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将一个电荷量为1.0×108 C的负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电场中的A点,克服电场力做功2.0×108 J,现将该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1.0×108 J.试求电场中AB两点的电势.(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能点)

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第4s末两物体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 . 出发时A在B前方4m处 C . 两物体运动过程中,A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 D . 第4s末两物体相遇之后,两物体可能再相遇
在排球比赛中,发球时小刚将球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 击出,落地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则球被击出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

图片_x0020_1731616442

A . B . C . D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黑体辐射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频率较小的方向移动 B . 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 C .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 D . 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线状谱,不同原子的发光频率不一样,因此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人们可以通过光谱分析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
我国计划在2020年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火星探测卫星首先被发射到近地圆轨道上,再通过多次变轨,最终成功到达火星表面的圆轨道上。有表格给定数据可知,火星探测卫星在近地圆轨道和绕火星表面圆轨道上运行的加速度之比约为(   )

行星

半径/m

质量/kg

地球

6.4x106

6.0×1024

火星

3.4×106

6.4×1023

A . 100 B . 25 C . 10 D .
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跳台滑雪是一项惊险刺激的比赛项目,某运动员在比赛中以一定的速度从水平台面上滑出,滑出后2s时离斜坡距离最大,已知斜坡的倾角为45°,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运动过程中运动员视为质点。则运动员从水平台面上滑出的速度大小为(  )

A . 10m/s B . 102m/s C . 20m/s D . 20 m/s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光滑的绝缘细管AC与半径为R的圆交于B、C两点,B恰为AC的中点,C恰位于圆周的最低点,在圆心O处固定一正电荷.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在管上端的带负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管内下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A、C两点间的竖直距离为3R,小球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求:

  图片_x0020_100020

  1. (1) 小球滑至C点时的速度大小;
  2. (2) 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如图所示的磁场中竖直放置两个面积相同的闭合线圈S1(左)、S2(右),由图可知穿过线圈S1、S2的磁通量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穿过线圈S1的磁通量比较大 B . 穿过线圈S2的磁通量比较大 C . 穿过线圈S1、S2的磁通量一样大 D . 不能比较
利用质谱仪可以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质谱仪的结构如图所示。有机物的气体分子从样品室注入离子化室,在高能电子作用下,样品气体分子离子化或碎裂成离子(如C2H6离子化后得到C2H6+、C2H2+、CH4+等)。若离子化后得到的离子均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e ,初速度为零,此后经过高压电源区、圆形磁场室、真空管,最后在记录仪上得到离子,通过处理就可以得到离子的质荷比( ),进而推测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已知高压电源的电压为U,圆形磁场区的半径为R,真空管与水平面夹角为θ,离子进入磁场室时速度方向指向圆心。

  1. (1) 请说明高压电源A端是“正极"还是“负极”,磁场室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还是“垂直纸面向外”;
  2. (2) C2H6+和C2H2+离子同时进入磁场室后,出现了轨迹Ⅰ和Ⅱ,试判定两种离子各自对应的轨迹,并说明原因;
  3. (3) 若磁感应强度为B时,记录仪接收到一个明显信号,该信号对应的离子质荷比 ,正确吗?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95794207

A . t1时刻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 B . 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 . 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 . 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的加速度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24t-6t2 , 则它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

A . 12m/s和6m/s2 B . 24m/s和6m/s2 C . 24m/s和-12m/s2 D . 24m/s和12m/s2

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AB部分为一长为L并以v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的传送带,BCD部分为一半径为r竖直放置的粗糙半圆形轨道,直径BD恰好竖直,并与传送带相切于B点。现将一质量为m的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左端A点上,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滑块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滑块恰好能到达D点,求滑块在粗糙半圆形轨道中克服摩擦力的功;

3)滑块从D点再次掉到传送带上E点,求AE的距离.

墙外的人对着墙喊话,墙内的人只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喊话的人,这是因为

       A.光波是电磁波,而声波是机械波        B.光波是横波,而声波是纵波

       C.光速太大                            D.声波的波长大,光波的波长小

如图所示,一圆柱形铁芯上沿轴线方向绕有矩形线圈,铁芯与磁极的缝隙间形成了辐向均匀磁场,磁场的中心与铁芯的轴线重合。当铁芯绕轴线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图象在以下图中哪一个是正确的?(从图位置开始计时,NS极间缝隙的宽度不计。以a边的电流进入纸面,b边的电流出纸面为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