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下列关于电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源的电动势就是电源的的路端电压 B . 电路中,如果每通过1C的电荷,电源能把2J的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则电源的电动势就为2V C . 电源的电动势跟外电路有关 D . 电源的输出电流越大,则电源的电动势也就越大.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

①取油酸1.0 mL注入250 mL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50 mL的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

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1.0 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

③在边长约40 cm的浅水盘内注入约2 cm深的水,将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再用滴管吸取油酸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层油膜,膜上没有石膏粉,可以清楚地看出油膜轮廓;

④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绘出油膜的形状;

⑤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放在边长为1.0 cm的方格纸上,算出完整的方格有67个,大于半格的有14个,小于半格的有19个。

利用上述具体操作中的有关数据可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纯油酸为m3 , 油膜面积为m2 , 求得的油膜分子直径为m。(结果全部取2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此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推A,则从力F开始作用到弹簧至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

图片_x0020_100011

A . 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速度相同 B . 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加速度相同 C . 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aB D . 两木块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A>vB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s,则物体的初速度为,和末速度为,及加速度为
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池与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串联,已知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r.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373739849

A . 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B . 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C .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小 D . 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有两个灯泡,L1标有“220V,60W”,L2标有“220V,40W”.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源上,则(   )

A . 路端电压为220伏时,L1、L2都不能正常发光 B . 路端电压为440伏时,L1、L2都能正常发光 C . 加适当路端电压,L1、L2都不可能正常发光 D . 加适当路端电压,L1、L2有可能有一个正常发光
观测到某一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h 。已知地球半径为R , 地球质量为M , 引力常量为G 。求:
  1. (1) 卫星绕地球运行时速度v
  2. (2) 卫星环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
飞船B与空间站A交会对接前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位置如图所示,虚线为各自的轨道,则(  )

A . A的周期大于B的周期 B . 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C . A的运行速度大于B的运行速度 D . A,B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如图所示,作用于O点的三个力平衡,其中一个力大小为F1 , 沿–y轴方向,大小未知的力F2与+x轴方向夹角为θ,则下列关于第三个力F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力F3可能在第二象限内与+y轴方向成任意角度 B . 力F3不可能在第三象限内 C . 力F3的最小值等于 D . 力F3与F2夹角越小,则F3与F2的合力越小
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a值减小至零的过程中,则质点的()

A .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逐渐增大 B . 速度和位移都只能逐渐增大到某个定值 C . 速度逐渐增大,位移趋近于某个定值 D . 速度趋近于某个定值,位移逐渐增大
物理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的实验。
  1. (1) 下列最合理的装置是____;
    A . B . C . D .
  2. (2) 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拟合得到单摆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方程为:。由此可以得出当地重力加速度取3.14,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从方程中可知与L没有成正比关系,其原因可能是

    A.开始计时时,小球可能在最高点       B.小球摆动过程中,可能摆角太大

    C.计算摆长时,可能多加了小球的半径       D.计算摆长时,可能少加了小球的半径

对于点电荷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点电荷就是带电量很少的带电体 B . 点电荷就是体积很小的带电体 C . 体积大的带电体肯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D . 带电体如果本身大小和形状对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可忽略,则可视为点电荷

如图,在竖直平面内由圆弧AB圆弧BC组成的光滑固定轨道,两者在最低点B平滑连接。AB弧的半径为RBC弧的半径为。一小球在A点正上方与A相距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A点沿圆弧轨道运动。

1)求小球在BA两点的动能之比;

2)通过计算判断小球能否沿轨道运动到C点。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两摆摆长相同,悬挂于同一高度,AB两摆球均很小,质量之比为12。当两摆均处于自由静止状态时,其侧面刚好接触。向右上方拉动B球使其摆线伸直并与竖直方向成45°角,然后将其由静止释放。结果观察到两摆球粘在一起摆动,且最大摆角成30°。若本实验允许的最大误差为±4%,此实验是否成功地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如图1514所示,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拴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后悬挂于O点,整个装置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中,将小球拉至悬线呈水平的位置A后,由静止开始将小球释放,小球从A点开始向下摆动,当悬线转过60°角到达位置B时,速度恰好为零,求:

(1)BA两点的电势差UBA

(2)小球到达B点时,悬线对小球的拉力FT.

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

(1)该同学是采用vt图像来求加速度的.下图是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3个计数点,依次为BCD,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 Hz的交变电源上.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其余各点的速度都标在了vt坐标系中,如图甲所示.t0.1 s时,打点计时器恰好打B点.请你将(1)中所得结果标在图甲所示坐标系中(其他点已标出),并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线;利用图线求出小车此次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最终所得小车运动的aF图线如图乙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根据该图线可以确定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A.本实验中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

B.小车的加速度可能大于重力加速度g

C.可以确定小车的质量约为0.50 kg

D.实验中配重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所用器材如图所示.它们是:电流表;直流电源;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开关;滑动变阻器(用来控制电流以改变磁场强弱)

(1) (5)按实验的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图中已连好一根导线)

(2) (4)若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两根导线接在接线柱CD上,而在开关刚刚闭合时电流表指针右偏,则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流表指针将____(左偏”“右偏不偏”).将线圈A从线圈B中拔出时电流表指针将    (左偏”“右偏不偏”)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体的质量;一根跨过轻质定滑轮的轻绳一端与质量为m的重物P相连,另一端与待测物块QQ的质量大于m)相连,重物P的下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某次实验中,先接通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再由静止释放待测物块Q,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已知纸带上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由纸带可知待测物块Q下落的加速度大小a=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在忽略阻力的情况下,待测物块Q的质量可表示为M=_____(用字母mag表示)。

(3)若考虑空气阻力、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及定滑轮中的滚动摩擦,则待测物块Q质量的测量值会_____(填偏大偏小)。

某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

(1)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2)(b)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在无线电仪器中,常需要在距离较近处安装两个线圈,并要求两个线圈的磁场相互影响小,即当一个线圈中有电流变化时,对另一个线圈中的电流的影响尽量小.则图中两个线圈的相对安装位置最符合该要求的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