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图甲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电池电动势E=1.7V,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100μA,内阻为900Ω。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1、2、3为换挡开关,其中1挡位是直流电流1mA挡,3挡位是直流电压2.5V挡。

  1. (1) 定值电阻R1=Ω,R3=Ω;
  2. (2) 滑动变阻器R2的作用是
  3. (3) 某次测量时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若此时B端与“2”相连,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Ω;若此时B端与“3”相连,则读数为V。
如图所示,物块A、B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受到大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作用.A、B间的摩擦力f1、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2随水平拉力F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A的质量m=3kg,取g=10m/s2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


A . 两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B . 当0<F<4N时,A、B保持静止 C . 当4N<F<12N时,A、B发生相对运动 D . 当F>12N时,A的加速度随F的增大而增大
在光滑的水平面内,一质量m=1kg的质点以速度V0=10m/s沿x轴正方向运动,经过原点后受一沿y轴正方向的恒力F=15N作用,直线OA与x轴成a=37°,如图所示曲线为质点的轨迹图(g取10m/s2  sin37°=0.6   cos37°=0.8  ) 求:

  1. (1) 如果质点的运动轨迹与直线OA相交于P点,质点从0点到P点所经历的时间以及P点的坐标.

  2. (2) 质点经过 P点的速度大小.

我国科学家通过一种功能纳米膜成功地从海水中大规模提取铀元素,这对于国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用中子轰击铀核 , 铀核发生裂变,其中一种典型反应是。若用分别表示的质量,关于这个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方程中Z=56,A=89 B . 方程中 C . 只要用中子轰击铀核,就一定会发生链式反应 D . 释放的核能为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乙同学用闪光照相的办法拍摄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如右图所示,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l0m/s2 , 那么:

图片_x0020_100012

①经判断,A点抛出点。(填写“是”或“不是”)

②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是m/s;

③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m/s。

在做“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若待测电阻丝的电阻约为5 Ω,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提供以下器材供选择:

A.电池组(3 V,内阻约1 Ω)

B.电流表(0~3 A,内阻0.0125 Ω)

C.电流表(0~0.6 A,内阻约0.125 Ω)

D.电压表(0~3 V,内阻4 kΩ)

E.电压表(0~15 V,内阻15 kΩ)

F.滑动变阻器(0~20 Ω,允许最大电流1 A)

G.滑动变阻器(0~2000 Ω,允许最大电流0.3A)

H.开关、导线若干

  1. (1) 实验时应从上述器材中选用__(填写仪器前字母代号).
  2. (2) 测电阻时,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Rx在组成测量电路时,应采用安培表接法,测量值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小”).
  3. (3) 若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的读数如图,则读数为__mm.

    图片_x0020_100009

  4. (4) 若用L表示金属丝的长度,d表示直径,测得电阻为R,请写出计算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
如图所示,是一个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半圆,练功人从A点出发沿实线进行走完整个八卦图(不能重复),在最后又到达A点。求在整个过程中,此人两次经过A点的所经过的最小路程和最大位移分别为(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0,0 B . 2R,2R C . (3π+2)R,2R D . (π+2)R,2R
如图所示,用隔板将一绝热气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气缸.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来的体积.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701842350

A . 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B . 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C . 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D . 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例如一个人用很大的力挥动网球拍,却没击中球,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B . 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物体冲上光滑斜面,在沿斜面上升过程中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冲力,这个力没有施力物体 C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说明这个力就不存在 D .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可见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如图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它们的竖直边长都是底边长的一半。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其中有三次的落点分别是ab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a的小球飞行时间最短 B . 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大 C . 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a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快 D . 无论小球抛出时初速度多大,落到两个斜面上的瞬时速度都不可能与斜面垂直
三个电子在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垂直飞入偏转电场,如图.则由此可判断(   )

图片_x0020_100012

A . b和c同时飞离电场 B . 在b飞离电场的瞬间,a刚好打在下极板上 C . 进入电场时,a速度最大,c速度最小 D . c的动能增量最小,a和b的动能增量一样大
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
A . N B . J C . D .

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60kg的重物,当此人站在以5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多重的物体.(g10m/s2)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B,它们与盘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当圆盘转动到两个物体刚好还未发生滑动时,烧断细线,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两物体沿切向方向滑动

B.两物体均沿半径方向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

C.两物体仍随圆盘一起做圆周运动,不发生滑动

D.物体B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A发生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

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处处相同圆弧轨道ABC,竖直放置时A与圆心等高,B为最低点。现将一物块从A处无初速度释放,恰好能运动到C静止。下列方案中可能使物块返回到A点的是

A.给物块一个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初速度

B.施加竖直向下的力一段时间后再撤去

C.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使物块缓慢回到A

D.用始终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力使物块缓慢回到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时所产生的

C.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各种气体原子的能级不同,跃迁时发射光子的能量(频率)不同,因此利用不同的气体可以制成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E.根据波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振源A带动细绳上下振动可以产生简谐波某时刻在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甲所示规定向上为位移的正方向,从波传播到绳上的P点开始计时,下列乙图中能表示P点振动图象的是  ▲ 

 

如图所示,一球质量为m,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于O点,在O点正下L/2处钉有一根长钉,把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后无初速度释放,当悬线碰到钉子瞬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增大

B.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C.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D.悬线拉力突然增大

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上乘客向前方倾倒,这是因为      

A.当乘客随汽车匀速前进时已经受了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在刹车时继续起作用

B.在刹车时,汽车对乘客施加一个向前的力

C.汽车具有惯性,因而促使乘客倾倒

D.乘客具有惯性,而汽车突然减速

质量为5kg,底面光滑的木箱以大小为2 m/s2的加速度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箱内有一轻弹簧,其一端被固定在箱子的右侧壁,另一端拴接一个质量为3 kg的滑块,木箱与滑块相对静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弹簧被压缩,弹簧的弹力大小为6 N

B.弹簧被压缩,弹簧的弹力大小为10 N

C.弹簧被拉伸,弹簧的弹力大小为6 N

D.弹簧被拉伸,弹簧的弹力大小为1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