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假设我国宇航员乘坐探月卫星登上月球,如图所示是宇航员在月球表面水平抛出小球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已知照片上小方格的实际边长为a,闪光周期为T,据此可知(   )

A . 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B . 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 C . 照片上A点不是平抛的起始位置 D . 小球运动到D点时竖直速度大小为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图片_x0020_281605892

  1. (1) 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状态。
  2. (2) 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 与弹簧长度 的关系图像。由此图像可得该弹簧的原长 cm,劲度系数
  3. (3) 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 cm。
如图(a),质量 的物体沿倾角 的固定粗糙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风对物体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向右,其大小与风速 成正比,比例系数用 表示,物体加速度 与风速 的关系如图(b)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沿斜面做匀变速运动 B . 当风速 时,物体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最大 C .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D . 比例系数
如图所示,一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与一传送带左端相连于B点,传送带以v=6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有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点以υ0=4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下滑,当物块滑到斜面的底端点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在传送带的带动下,从传送带右端的C点水平抛出,最后落到地面上的D点,已知斜面长度L1=8m,传送带长度L2=18m,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sin37°=0.6,cos37°=0.8,g=10m/s2)。

图片_x0020_1072036952

  1. (1) 求物块与斜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l
  2. (2) 求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间;
  3. (3) 若物块在D点的速度方向与地面夹角为a=53°,求C点到地面的高度和C、D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根据你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存在加速度 B . 做平抛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 物体在恒定合外力作用下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D . 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他比较的是月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加速度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0 V,内电阻r=1.0 Ω,电阻R1=5.0 Ω、R2=8.0 Ω、R3=2.0 Ω、R4=6.0 Ω,R5=4.0 Ω,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相距d=2.4 cm,原来单刀双掷开关S接b,在两板中心的带电微粒P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单刀双掷开关S迅速接到c,带电微粒与金属板相碰后即吸附在金属板上,取g=10 m/s2 , 不计平行板电容器充放电时间,求 

 

  1. (1) 开关S接b时,金属板上下板间的电势差为多大?
  2. (2) 开关S接c时,金属板上下板间的电势差为多大?
  3. (3) 带电微粒在金属板中的运动时间.
“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光电门测定摆锤在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从而求得摆锤在该位置的动能,同时输入摆锤的高度(实验中ABCD四点高度为0.150m、0.100m、0.050m、0.000m,已由计算机默认),求得摆锤在该位置的重力势能,进而研究势能与动能转化时的规律,若实验测得D点的机械能明显偏大,造成该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

A . 摆锤在运动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  B . 光电门没有放在D C . 摆锤在A点不是由静止释放的   D . 摆锤释放的位置在AB之间.
质量m=0.02kg的子弹以v0=300m/s速度射入质量为M=2kg的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的木块,子弹穿出木块的速度v=100m/s,求:

  1. (1) 子弹射出木块时木块的速度;

  2. (2) 若子弹射穿木块的时间为△t=0.02s,子弹对木块的平均作用力F大小为多少?

如图所示,匝数为n=200、面积为S=0.625m2、电阻为r=0.5Ω的圆形线圈处于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内,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按B=0.08t+1.6(T)的规律变化,处于磁场外的电阻R1=4.5Ω,R2=5Ω,电容器的电容C=500μF,开关S闭合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线圈两端M、N间的电压为9.5V B . 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C . 若将电阻R1短路,则该电路的输出功率变大 D . 现断开开关S,则通过电阻R2的电荷量为2.5×103C
在竖直平面内,将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下端,橡皮条的长度为GE。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动小圆环到O点,小圆环受到作用力F1、F2和橡皮条的拉力F0 , 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9

  1. (1) 此时要记录下拉力F1、F2的大小,并在白纸上记录,以及O点的位置。
  2. (2) 图中F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小圆环时,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F与F′中,方向一定沿GO方向的是

    图片_x0020_100020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若待测金属丝的电阻约为5 Ω,提供以下器材供选择:

A.电池组(3 V,内阻1 Ω)

B.电流表(03 A,内阻0.012 5 Ω)

C.电流表(00.6 A,内阻0.125 Ω)

D.电压表(03 V,内阻4 kΩ)

E.电压表(015 V,内阻15 kΩ)

F.滑动变阻器(020 Ω,允许最大电流1 A)

G.滑动变阻器(02 000 Ω,允许最大电流0.3 A)

H.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时应从上述器材中选用________(填写仪器前的字母代号),并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2)待测金属丝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

(3)若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的读数如下图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mm

(4)若用L表示金属丝的长度,d表示直径,测得电阻为R,请写出计算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______.

测定物体的质量有多种方法。某同学利用下面方法间接测量物体质量M,装置如图甲所示:一根轻绳跨过轻质定滑轮与两个相同的重物PQ相连,重物PQ的质量均为m=500g,在重物Q的下面通过轻质挂钩悬挂待测物块Z,重物P的下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9.8m/s2

(1)某次实验中,先接通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再由静止释放系统,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系统运动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忽略各类阻力,求出物块Z质量的理论值为M理论=           k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际情况下,由于存在空气阻力及摩擦阻力,则物块Z的实际质量M实际_______M理论(选填“>”或“<”或“=)

如图所示,KLMN是一个竖直的矩形导线框,全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为SMN边水平,线框绕某竖直固定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在MN边与磁场方向的夹角达到30°的时刻(图示位置),导线框中产生的瞬时电动势e的大小和线框此时电流的方向分别为(已知线框按俯视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  )

ABSω,电流方向为KNMLK

BBSω,电流方向为KNMLK

CBSω,电流方向为KLMNK

DBSω,电流方向为KLMNK

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动势就是接在电源两极间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

B.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电动势就会发生变化

C.电源的电动势是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D.在闭合电路中,当外电阻变大时,路端电压增大,电源的电动势也增大

如右图所示,竖直光滑的墙面上有一闭合导线框a,在导线框a的下方有一面积比导线框a稍小的磁场区域b。导线框a从图示位置自由下落,在其整个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线框做自由落体运动

B.导线框通过磁场区域后做曲线运动

C.导线框通过磁场区域时机械能会减少

D.导线框在穿过磁场区域时,上下两个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都向上

如图,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半径为R,轨道底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质量为mBB球静止在圆弧轨道的底端,将质量为mAA球从圆弧轨道上的某点由静止释放,它沿轨道滑下后与B球发生正碰.AB两球落地时,水平通过的距离分别是s1s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且两球大小可忽略不计.求:

 (1) B球被碰后落地的时间;

(2) A球释放的位置距圆弧轨道底端的高度h

在如图所示,xoy坐标系第一象限的三角形区域(坐标如图中所标注)内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

匀强磁场,在x 轴下方有沿+y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将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重力不计)从P0,-a)点由静止释放。由于x轴上存在一种特殊物质,使粒子每经过一次x轴速

度大小变为穿过前的倍。

1)欲使粒子能够再次经过x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最小是多少?

2)在磁感应强度等于第(1)问中B0的情况下,求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3)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变为第(1)问中B02倍,求粒子运动的总路程。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3V,内电阻r=0.5Ω,电阻R1=2Ω,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U3表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I变小,U1变小      BU2变小,U3变大

C.电阻R1的电功率减小    D.电源的输出功率减小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是30N40N,它们的夹角是9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   

A10N                  B35N               C50N               D70N

由于某种原因,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减小了,那么卫星的(         )  

A.速率变大,周期变小            B.速率变小,周期变大

C.速率变大,周期变大            D.速率变小,周期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