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且斜向右上方,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图中未画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以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左上方的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 匀强磁场的方向可能垂直于纸面向外 B . 小球可能带正电荷 C . 电场强度大小为 D .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如图所示,元宵佳节,室外经常悬挂红灯笼烘托喜庆的气氛,若忽略空气分子间的作用力,大气压强不变,当点燃灯笼里的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灯笼内的空气(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分子密集程度增大 B . 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C . 压强不变,体积增大 D . 单位时间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减少
今年夏天由于降雨量过大,部分地区爆发了洪水,政府部门积极应对展开救援工作。如图,一架直升机通过轻绳打捞洪水中质量为m的物体,由于流动的水对物体产生水平方向的冲击,使轻绳张紧且偏离竖直方向,当直升机相对地面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成 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受到3个力的作用 B . 绳子的拉力为 C . 绳子的拉力可能小于mg D . 物体受到洪水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等于绳子的拉力
如图所示,下列对教材中的四幅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甲:被推出的冰壶能继续前进,是因为一直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B . 图乙:电梯在加速上升时,电梯里的人处于失重状态 C . 图丙:汽车过凹形桥最低点时,速度越大,对桥面的压力越大 D . 图丁:汽车在水平路面转弯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向心力四个力的作用
“祖冲之”研究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调节定滑轮使细绳与长木板平行。
  1. (1) 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已量出某些点间的距离。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2) 保持小车(含车上砝码)的质量不变,某同学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时,得到图丙所示的图线,则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图示为一光导纤维(可简化为一长玻璃丝)的示意图,玻璃丝长为L,折射率为n,AB代表端面.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i)为使光线能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求光线在端面AB上的入射角应满足的条件;

(ii)求光线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所需的最长时间.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许多物理学家的智慧和奋斗,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他们的精神记住他们的贡献.关于他们的贡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安培通过实验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并提出了判断磁场方向的安培定则 B . 法拉第通过近十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发现了“磁生电”的条件 C . 奥斯特认为安培力是带电粒子所受磁场力的宏观表现,并推出了洛伦兹力公式 D . 楞次通过实验总结出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
如图所示为某小城街道两旁的仿古路灯,灯笼悬挂在灯柱上,风沿水平方向由右向左吹来,且风力越来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灯柱对灯笼的作用力大于灯笼对灯柱的作用力 B . 灯柱对灯笼的作用力方向始终保持竖直向上 C . 灯柱对灯笼的作用力逐渐减小 D . 灯柱对灯笼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如图所示,某球员截断对方传球并专守为攻,断球前瞬间,足球的速度大小为4m/s、方向水平向左;断球后瞬间,足球的速度大小为6m/s、方向水平向右。若足球的质量为0.4kg球员的脚与足球接触的时间为0.2s,忽略断球过程中足球受到草地的摩擦力,则对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足球的动量改变量的大小为4kg·m/s B . 足球动量改变量的大小为2kg·m/s C . 足球受到脚水平方向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20N D . 足球受到脚水平方向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0N
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1. (1) 图中还需要连一条导线,请用笔连好,实验前首先用干电池对两极板充电,并保持两极板电量不变;
  2. (2) 若保持极板间距离不变,仅将A极板向上移动,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若保持极板间正对面积不变,极板间距离也不变,在两板间插入一玻璃片,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总阻值为R的正方形线框的左半侧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线框的对称轴MN恰与磁场边缘平齐。若第一次将线框从磁场中以恒定速度v1向右匀速拉出,第二次以线速度v2让线框绕轴MN匀速转过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第一次操作过程中线框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沿逆时针方向 B . 两次操作过程中经过线框横截面的电量之比为2:1 C . 若两次操作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焦耳热相等,则v1:v2=π:2 D . 若两次操作过程中线框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相等,则v1:v2=2:π
关于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大 B . 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大 C . 波长越长,传播速度越大 D . 频率、波长,能量大小都不影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021年8月21日,G6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至羊八井段通车试运行,至此,西藏高等级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05km。假设某路段行车最高限速为70km/h,两个侦测点的间距为4.2km,车通过第一个侦测点时的速率为66km/h,汽车匀加速行驶36s后速率达到74km/h,接着匀速行驶60s,然后匀减速行驶。为使汽车在两侦测点间的平均速率不超过最高限速,该车通过第二个侦测点时的最高速率为( )
A . 62km/h B . 64km/h C . 66km/h D . 68km/h
如图所示,A、B两车相距时,A车正以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B车此时正以的初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 两车视为质点,以向右为正,求:

  1. (1) A、B两车何时速度相等;
  2. (2) A追上B所经历的时间。
游乐园里有一种叫“飞椅”的游乐项目,简化后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飞椅用钢绳系着,钢绳上端的悬点固定在顶部水平转盘上的圆周上.转盘绕穿过其中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稳定后,每根钢绳(含飞椅及游客)与转轴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图中P、Q两位游客悬于同一个圆周上,P所在钢绳的长度大于Q所在钢绳的长度,钢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1、θ2.不计钢绳的重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P、Q两个飞椅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B . 无论两个游客的质量分别有多大,θ1一定大于θ2 C . 如果两个游客的质量相同,则有θ1等于θ2 D . 如果两个游客的质量相同,则Q的向心力一定大于P的向心力

如下图所示,质量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kg的小球B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当为多大时,使球和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的拉力最小。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据此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释放纸带,立即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当的步骤是  (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处)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v2h的图象应是  ,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v2h 图象的斜率等于  的数值.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b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avb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atb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ta       tbva       vb ( 填写 >< =

如图所示,一根柔软的弹性绳子右端固定,左端自由,ABCD…为绳上等间隔的点,相邻点间间隔为50 cm,现用手拉绳子的端点A使其上下振动,t=0A点开始向上振动,0.1 s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C点恰好开始振动.(  )

A.该绳波的波长为1 m

B.该绳波的频率为10 Hz

C.该绳波的G点的起振方向向上

D.t=0.3 s,质点C的加速度最大

甲、乙两位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这两个人的说法(  )

A.在任何情况下都对

B.对于各自所选定的参考系都对

C.总有一个人讲错了

D.对于选定的同一个参考系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