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如图所示,用理想变压器为一个“6V、12W”的小灯泡供电,变压器原线圈中的输入电压为220V。闭合开关S,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0:3 B . 变压器原线圈中的输入电流为2A C . 变压器原线圈中的输入功率为12W D . 变压器副线圈中的输出功率为12W
牛顿时代的科学家们围绕万有引力的研究,经历了大量曲折顽强而又闪烁智慧的科学实践。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中,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开普勒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B . 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 . 卡文迪许首次在实验室中比较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D . 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哈雷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了海王星的轨道
伽利略曾通过做“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关于该实验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 质量大的铜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加速度比质量小的铜球大 B . 铜球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与斜面倾角有关,而与铜球的质量无关 C . 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完全相同 D . 通过做“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不可能了解到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如图所示的圆锥摆,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悬点O到圆轨道平面的高度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摆球质量越大,则h越大 B . 角速度ω越大,则摆角θ也越大 C . 角速度ω越大,则h也越大 D . 摆球周期与质量有关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部分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处于激发态n=5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时,会放出不同频率的光子。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介于1.63eV~3.10eV之间,某锌板发生光电效应的逸出功为3.34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共有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放出 B . 放出的所有光子中,有3种是可见光 C . 放出的所有光子中,有3种可以使该锌板发生光电效应 D . 放出的所有光子照射该锌板,逸出光电子初动能的最大值为9.41eV
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ab、ac , 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vc , 则(   )

A . aa>ab>ac , va>vc>vb B . aa>ab>ac , vb>vc>va C . ab>ac>aa , vb>vc>va D . ab>ac>aa , va>vc>vb
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和路程相等 B . 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 C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于运动路程与运动时间之比 D . 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和速率相等
质点甲固定在原点,质点乙可在x轴上运动,甲对乙的作用力F只与甲、乙之间的距离x有关,在2.2×1010m≤x≤5.0×1010m的范围内,F与x的关系如图所示.若乙自P点由静止开始运动,且乙只受力F作用,规定力F沿+x方向为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运动到R点时,速度最大 B . 乙运动到Q点时,速度最大 C . 乙位于P点时,加速度最大 D . 乙运动到Q点后,静止于该处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电阻不计的两根平行光滑金属导轨,金属导轨在同一水平面内,且间距 。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磁感应强度 ,金属杆 可以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已知电路中电阻 ,金属杆 的电阻 ,若用水平拉力 作用在金属杆 上,使其匀速向右运动,整个过程中金属杆均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求:

  1. (1) 金属杆 向右运动的速度大小
  2. (2) 金属杆 两端的电势差
  3. (3) 0.5s的时间内通过电阻 的电量
申雪、赵宏博是我国著名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先后夺得了多次世界冠军,为我国的冰雪运动争得了许多的荣誉。如图所示是花样滑冰双人滑中的一个经典动作——双人直立旋转,两人单足直膝站立,围绕同一中心旋转。在不考虑阻力的情况下,两名运动员的运动可以分别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他们的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心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始终指向圆心 B . 向心加速度保持不变 C .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线速度的方向垂直 D . 对于其中任意一人来说,所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合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两弹一星”是对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统称,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其中“两弹”所涉及的基本核反应方程有:① ,② ,关于这两个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方程①属于α衰变 B . 方程②属于轻核聚变 C . 方程①的核反应是太阳能的源泉 D . 方程②中的 互为同位素
有些机床(图)为了安全,照明电灯用的电压是36V,这个电压是把380V的电压降压后得到的。如果变压器的原线圈是1440匝,副线圈是多少匝?在某次实际工作时输入电压只有220V,则输出电压是多少?

图片_x0020_1159733573

人类为了探测距离地球大约3.0×105km的月球,发射了一种类似四轮小车的月球探测器。它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行走,且每隔10s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探测器上还装着两个相同的减速器(其中一个是备用的),这种减速器可提供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某次探测器的自动导航系统出现故障,从而使探测器只能匀速前进而不再能自动避开障碍物。此时地球上的科学家必须对探测器进行人工遥控操作。下面表格为控制中心显示屏上的数据:已知控制中心的信号发射与接收设备工作速度极快,科学家每次分析数据并输入命令最少需要3s。经过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减速器没有执行减速命令,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时启用备用减速器,若备用减速器执行了减速命令,给减速器设定的加速度必须大于1m/s2才能使探测器避免撞击障碍物。 B . 减速器没有执行减速命令,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时启用备用减速器,若备用减速器执行了减速命令,且给减速器设定的加速度仍然是2m/s2 , 则探测器最终停在距离障碍物1米处。 C . 减速器没有执行减速命令,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时启用备用减速器,若备用减速器执行了减速命令,给减速器设定的加速度只需要大于 m/s2就能使探测器避免撞击障碍物。 D . 减速器没有执行减速命令,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时启用备用减速器,若备用减速器执行了减速命令,且给减速器设定的加速度仍然是2m/s2 , 则探测器最终停在距离障碍物5米处。

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B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 . 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低 C . 将检验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 D . 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移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相同
一辆肇事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沿笔直的公路逃逸,经过警亭时警察摩托车以4m/s2的加速度自静止起追,问:
  1. (1) 离警亭多远处摩托车追上肇事车?
  2. (2) 追上时摩托车速度为多大?
  3. (3) 在摩托车追上肇事车过程中两车最大距离多少?

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如图455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氢原子(  )

455

A.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B.从n5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从n5能级跃迁到n4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速度大

C.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

D.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一定向外放出能量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的固定且足够长的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图乙所示。试求:

      1)拉力F的大小。

      2t4s时物体的速度v的大小。

10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气垫导轨实验装置来探究合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1)做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甲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可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分别为Δt1Δt2;用刻度尺测得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x,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宽度d。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表达式v1=   ;经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表达式v2 =    ,滑块加速度的表达式a=    。(以上表达式均用已知字母表示)。如图乙所示,若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其读数为   

    mm

(2) 为了保持滑块所受的合力不变,可改变滑块质量M和气垫导轨右端高度h(见图甲)。关于改变滑块质量M和气垫导轨右端的高度h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AM增大时,h增大,以保持二者乘积增大

BM增大时,h减小,以保持二者乘积不变

CM减小时,h增大,以保持二者乘积不变

DM减小时,h减小,以保持二者乘积减小

 


如图,一质量为m=2 kg的铅球从离地面H=5m高处自由下落,陷入泥潭中某处后静止不动,整个过程共用时t=1.1s,求泥潭对铅球的平均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