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个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变速运动,且穿过第三个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之比v1∶v2∶v3=3∶2∶1 B . 子弹穿过每个木块的加速度之比a1:a2:a3=1:1:1 C . 子弹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之比t1∶t2∶t3=1∶ D . 子弹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之比t1∶t2∶t3=
如图所示,斜面上的物块保持静止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物块所受的重力与弹力的合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 . 斜面给物块的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C . 物块所受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D . 物块所受重力、弹力、摩擦力中任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曲面,曲面方程为 ,在y轴上有一点P,坐标为(0、6)。从P点将一可看成质点的小球水平抛出,初速度为1m/s。则小球第一次打在曲面上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  )

A . 1s B . s C . s D . 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质点做直线运动w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B . 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 . 两个位移相同的质点,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 . 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下面是一个物理演示实验,它显示:图中自由下落的物体A和B经反弹后,B能上升到比初始位置高的多的地方。A是某种材料作成的实心球,质量 ,在其顶部的凹坑中插着质量 的木棍B。B只是松松地插在凹坑中,其下端与坑底之间有小空隙。将此装置从A下端离地板的高度 处由静止释放,实验中,A触地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反弹,且其速度大小不变;接着木棍B脱离球A开始上升,而球A恰好停留在地板上。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 。求:

  1. (1) A触地前瞬间速度大小;
  2. (2) 木棍B上升的高度;
  3. (3) 在A和B相互作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若守恒,请说明理由;若不守恒,求出机械能的损失。
如图所示,一束光照射到一块矩形玻璃的上表面,发生折射后分成两束单色光a、b,两束单色光a、b分别照射到两个不同的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4

A . a光光子能量比b光光子能量要高 B . a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比b光要快 C . a光在A点可能发生全反射 D . b光在B点可能发生全反射
甲乙两人在一幢楼的三楼窗口比赛掷垒球,他们都尽力水平掷出同样的垒球,不计空气阻力,甲掷的水平距离正好是乙的两倍,若乙要想水平掷出相当于甲在三楼窗口掷出的距离,则乙应(不计一楼窗口离地高度)(   )
A . 在5楼窗口水平掷出 B . 在6楼窗口水平掷出 C . 在9楼窗口水平掷出 D . 在12楼窗口水平掷出
        
  1. (1) 打点计时器接(填交流、直流)电源,当频率时,打点计时器每隔秒打一个点。
  2. (2)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
    A . 位移大小 B . 平均速度 C . 瞬时速度 D . 加速度
  3. (3)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以下的直流电源 B . 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 . 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 . 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4. (4) 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纸带上O、A、B、C、D、E、F、G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由图可知小车在打点计时器打下O、F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在打D点时纸带的速度为;纸带的加速度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有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由碗边滑向碗底,碗的内表面是半径为R的圆弧,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木块运动的速率不变,则木块(       )

A . 所受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随时间不断改变 B . 运动的加速度恒定 C . 所受合外力为零 D . 运动的加速度为零
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   )

A . a点的振动始终加强 B . a点的振动始终减弱 C . 由图可知两波源振动的频率相同 D . 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产生干涉
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小球A、B、C,其中小球A沿高为h、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以初速度v0从顶端滑到底端,小球B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从同等高度处竖直上抛,小球C在同等高度水平抛出.则(   )

A . 小球A到达地面的速度最大 B . 从开始至落地,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 C . 三个小球到达地面时,小球B重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D . 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的平均功率一定相同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 (1)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 . 调节斜槽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 . 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 . 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 . 记录小球位置用的铅笔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 . 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 F . 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 (2) 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A、B、C,量得△s=0.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m,h2=0.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g=10m/s2

    ①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m/s

    ②物体经过B时速度为m/s.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0.5Ω的电阻Rx的阻值.

1)现有电源(4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2A)、定值电阻R0=4.5Ω、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

A.电压表(03V,内阻3kΩ   B.电流表(00.6A,内阻约0.125Ω

为减少测量误差,在实验中,应采用下图中的     电路图(填).

2)按所选择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则该电阻的测量值的表达式为Rx=       

3)在不损坏电表的前提下,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一端滑向另一端,随滑片P移动距离x的增加,电压表的示数U也随之增加,下列反映Ux关系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物体从离地面45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3s后落地

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20m/s

C.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为25m

D.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m/s

2018330日,在清华大学礼堂将分量最重的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颁发给隐姓埋名40年的百岁老人中国核司令”---程开甲.原子核所含的核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分别是

A                                           B    

C                                           D    

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磁感应强度     B.质量  C.温度 D.时间

已知某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81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9倍。在地球上发射一颗卫星,其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则在某星球上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其发射速度最小是_____________

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垂直于匀强电场方向飞入极板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粒子向正极板偏转

B.电场力对粒子做负功

C.粒子在电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D.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是圆弧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30°的表面粗糙的斜劈,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能沿着斜劈的表面匀速下滑,现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它沿该斜劈表面匀速上滑,如图乙所示,则F大小应为()

 A   mg              

B mg          

 C mg

D m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体积减小时,内能一定增加
B.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闭于容积不变的容器,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C. 在“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忽略了分子间的空隙
D. 饱和汽是指液体蒸发和水蒸气液化达到平衡状态时的蒸汽
E. 下落的雨滴在空中成球形是由于存在浮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