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B . 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 C . 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D . 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
把一小球从离地面h=5m处,以v0=1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 (1) 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 (2) 小球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
  3. (3)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与斜面底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平板A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B靠在平板的右侧,A、B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开始时用手按住物体B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放手,使A和B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距离L时,A和B达到最大速度v.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和B达到最大速度v时,弹簧是自然长度 B . 若运动过程中A和B能够分离,则A和B恰好分离时,二者加速度大小均为g(sinθ+μcosθ ) C . 从释放到A和B达到最大速度v的过程中.弹簧对A所做的功等于 mv2+MgLsinθ+μMgLcosθ D . 从释放到A和B达到最大速度v的过程中,B受到的合力对它做的功大于 mv2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 , 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 , 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图片_x0020_46394170

A . 图片_x0020_536942622 B . 图片_x0020_1667243628 C . 图片_x0020_100004 D . 图片_x0020_100005
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x时,若不知Rx的大约数值,为了选择正确的电流表接法以减小误差,可将仪器如图所示接好,只空出一个电压表的一个接头K,然后将K分别与a,b接触一下,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则(   )

A . 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K应按a B . 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K应按b C . 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K应按a D . 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K应按b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组装单摆时,下列器材应选用___________。
    A . 直径约1.6cm的小木球 B . 直径约1.6cm的小铁球 C . 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D . 长度为1m左右的粗绳
  2. (2) 测出单摆的摆长L,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用L、n、t表示)。
  3. (3) 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单摆摆角小于等于5°,并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已知摆球直径为1.60cm,某同学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悬点,让摆线竖直下垂,单摆下端读数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摆长为cm。测得该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的时间t=75.20s,则该单摆的周期为s。

  4. (4) 用多组实验数据作出T2一L图象,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若有三位同学作出的T2-L图线如图丙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已知图线b的斜率为k且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 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 B . 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C . 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
如图所示,一物体在OA、OB两细绳的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其中OA绳子水平,现保持O点位置不变,改变OB绳长并从B点缓慢移至C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OA细绳的拉力一直减小 B . OA细绳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C . OB细绳的拉力一直增大 D . OB细绳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下列运动中的物体,能被看做质点的是(   )

A . 研究地球的自转 B . 研究电风扇叶片的旋转 C . 评判在冰面上花样滑冰运动员动作 D . 计算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滚筒洗衣机,滚筒的内径为40cm,滚筒壁上有漏水孔;洗衣机脱水时,滚筒绕水平转动轴转动。某次脱水过程中毛毯紧贴在筒壁,与滚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毛毯在滚筒最高点的速度约为2m/s B . 毛毯在滚筒最低点时处于超重状态 C . 毛毯上的水在最高点更容易被甩出 D . 毛毯上的水因为受到的向心力太大而被甩出
图甲为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时的波形图,图乙为 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像,已知图甲中质点Q的平衡位置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4

A . 这列波的周期为6s B . 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 . 时,Q质点处于平衡位置 D . 时刻,O质点向y轴负方向振动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如图所示,实线是沿轴负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时刻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这列波的周期可能是0.3

B.这列波的波长是12

C =2处的质点在 0.6内振动的路程可能是40

D时, =4处的质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

当雨滴在空气中下落时,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运动一段位移后,便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现在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技工作者在研究雨滴对黄土高坡的作用时发现:雨滴形成后,开始下落13 m左右,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就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这一数据,你设想一下,如何测量落到地面上的雨滴的最大速度.

假若没有空气阻力,雨滴在离地250 m的高空从静止开始下落,那么落到地面上的速度又为多少?你想像一下,此时地面上的物体会被雨点打成什么样?

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相距为dd远小于板的长和宽),一个带正电的油滴M悬浮在两板的正中央,处于平衡。油滴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q。如图所示,在油滴的正上方距离Ad处有一质量也为m的带电油滴N,油滴N由静止释放后,可以穿过A板上的小孔,进入两金属板间与油滴M相碰,并立即结合成一个大油滴。整个装置处在真空环境中,不计油滴之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以及金属板本身的厚度,要使油滴N能与M相碰,并且结合成的大油滴又不至于与金属板B相碰。求:

1)两个金属板AB间的电压是多少;哪板的电势较高;

2)油滴N带何种电荷,电量可能是多少。

10个同样长度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m=0.5kg、长度L=0.6m,它们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在左方第一个木块上放一质量M=1kg的小铅块(视为质点),它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现给铅块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其在木块上滑行。g10m/s2,求:

1)开始带动木块运动时铅块的速度;  

2)铅块与木块间因摩擦产生的总热量;

3)铅块运动的总时间。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为每1000 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 mL,用注射器测得1 mL上述溶液为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测得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每个小正方形方格的边长均为1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实验时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

B.实验时不考虑各油酸分子间的间隙

C.测出分子直径后,只需知道油滴的体积就可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D.该实验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约是6.5×10-8m

E.使用油酸酒精溶液的目的是让油膜在水面上形成单层分子油膜

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1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      )

At =0.005s时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

Bt =0.01s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重合

C.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311V

D.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频率为100Hz

如图所示,一种β射线管由平行金属板AB和平行于金属板的细管C组成.放射源OA极板左端,可以向各个方向发射不同速度、质量为mβ粒子.若极板长为L,间距为d.AB板加上电压U时,只有某一速度的β粒子能从细管C水平射出,细管C离两板等距.已知元电荷为e,则从放射源O发射出的β粒子的这一速度为(  )

A.  B.

C.      D.

一斜劈被两个小桩AB固定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然后在斜面上放一物体,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B受到挤压    

       B.若物体匀速下滑,则B受到挤压

       C.若物体加速下滑,则A受到挤压        

       D.若物体减速下滑,则A受到挤压

汽车甲和乙在同一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如图是它们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二者在t1t2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v2,则在t1t2时间内(  )

At1时刻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B.乙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C.甲与乙间距离越来越大

D.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四象限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一群质量为m、带电量为q正负微粒(不计重力),从P点以相同速度v沿图示方向进入磁场,已知OP=L,x正半轴和y负半轴安装足够长的荧光屏接收粒子,下列判断正确的(sin 37°=0.6,cos 37°=0.8)

A. 能够从x正半轴射出磁场的所有微粒一定带正电
B. 比荷大于的所有正微粒都不能进入第一象限
C. 能够从y负半轴射出磁场的某两个微粒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不一定相等
D. 若,微粒射出磁场时位移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