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放射性元素A、B的半衰期分别为T和2T。在时刻这两种元素的原子核总数为N,在时刻,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 , 则刚开始A、B原子核数目之比为(   )
A . B . C . D .
在跳板比赛中,若某运动员(可看做质点),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t=0时是向上起跳瞬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B . t2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C . t3时刻已浮出水面 D . 0~t2时间内,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如图所示,汽车甲通过定滑轮拉汽车乙前进,甲、乙分别在上下两水平面上运动,某时刻甲的速度为v1,乙的速度为v2,则v1:v2为(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1:cosβ B . sinβ:1 C . cosβ:1 D . 1:sinβ
如图所示,倾角为37 的光滑绝缘斜面AB和光滑绝缘水平面BC平滑连接,斜面AB长L=4m,空间存在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现有质量为m=1kg,带电量为+2.0 10-3C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以6m/s的速度沿斜面匀速下滑.g取10 m/s2 , 求:

图片_x0020_100031

  1. (1) 电场强度的大小E;
  2. (2) 滑块在水平面BC运动的最大位移.
如图,拉格朗日点L1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据此,科学家设想在拉格朗日点L1建立空间站,使其与月球同周期绕地球运动。以 分别表示该空间站和月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表示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1638905150

A . B . C . D .
如果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来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关系”实验。

①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在打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两位小数)。

图片_x0020_100025

②以O点为起点,为探究做功W与系统速度v变化的关系,在实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该同学尝试画了下列W-v2的关系图,则可能正确的是

A. 图片_x0020_100026                 B. 图片_x0020_100027

C. 图片_x0020_100028                 D. 图片_x0020_100029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直金属导轨MN、PQ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上,两导轨间距为L,M、P两点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的均匀直金属杆ab放在两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金属杆的电阻为r,整套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导轨电阻可忽略,让ab杆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导轨和金属杆接触良好,不计它们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图片_x0020_100020

  1. (1) 在加速下滑过程中,当ab杆的速度大小为v时,求此时ab杆中的电流及其加速度的大小;
  2. (2) 求在下滑过程中,ab杆可以达到的速度最大值.
  3. (3) 杆在下滑距离d的时以经达到最大速度,求此过程中通过电阻的电量和热量.
如图所示,有一矩形区域abcd,水平方向ab边长L1= m,竖直方向ad边长L2=1m,一电荷量为q=1×10﹣5C,质量为m=6×10﹣6kg的带正电的粒子由a点沿ab方向以大小为2m/s的速度v进入该区域.当该区域存在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时,粒子的运动轨迹恰好通过该区域的几何中心O点,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 (1) 粒子在磁场区域运动的半径大小;

  2. (2)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

  3. (3) 粒子通过磁场区域所用的时间.

如图所示,在平面的第一象限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第四象限内存在沿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两个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的粒子从y轴上的点P()同时以速率v0分别沿与y轴正方向和负方向成60°角射入磁场中,两粒子均垂直穿过轴进入电场,最后分别从y轴上的M、N点(图中未画出)离开电场,测得M、N两点间的距离为。两粒子所受重力及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均不计。求:

  1. (1)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和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
  2. (2) 粒子到达M、N两点的时间差。
如图,在高为h=5m的平台右边缘上,放着一个质量M=3kg的铁块,现有一质量为m=1kg的钢球以v0=10m/s的水平速度与铁块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正碰被反弹,落地点距离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为L=2m已知铁块与平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不计空气阻力,铁块和钢球都看成质点,取g=10m/s2),求:

  1. (1) 钢球碰后反弹的速度;

  2. (2) 铁块在平台上滑行的距离s。

下列判断中肯定与事实不符的是 (   )
A . 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380 g B . 教室里的课桌高约为760mm C . 一光年大约是 365 天的时间 D . 树叶从 5m 高的树枝落到地上的时间约为 3s
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测量重力加速度的装置图,其中D为铁架台,E为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轻质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可忽略),F为光电门,物体A、B质量均为M,C为固定在A上、宽度为d的细遮光条(质量不计)。此外该实验小组还准备了砝码一套(n个相同的砝码,质量均为m)和刻度尺等,请在以下实验步骤中按要求作答:

⑴在铁架台上标记一位置O,并测得该位置与光电门之间的高度差h;

⑵取出一个砝码放在A中,让A从位置O由静止开始下降;

⑶记录下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A下落到F处的速率v=

⑷改变砝码的个数,重复(2)(3)步骤,得到多组n(n为A中所放砝码的个数)及△t的数据,作出以(△t)2为纵轴,以为横轴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图中横、纵坐标物理量的单位均采用国际单位制),若斜率为k,则g=(用M、m、d、h、k表示)。

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个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正确说法有(    

A根据,可知VAVBVC

B向心加速度aAaBaC

C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AFBFC

D运动一周后,A先回到原地点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弯管,左管插入水银槽中,右管有一段高为h的水银柱,中间封有一段空气,则

A.弯管左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B.若把弯管向上移动少许,则管内气体体积增大

C.若把弯管向下移动少许,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

D.若环境温度升高,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

如图甲所示,粗糙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质量为1.2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在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推力作用下从点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小物块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为点,小物块从图象如图乙所示(取)。求:

(1)撤去后小物块运动的加速度;

(2)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内推力的冲量。

AB两滑块在同一气垫导轨上,碰撞前B滑块静止,A滑块匀速向B滑块运动并发生碰撞,利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连续4次拍摄得到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T,在这4次闪光的过程中,AB两滑块均在080cm范围内,且第1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位于x=10cm处。若AB两滑块的碰撞时间及闪光持续的时间极短,均可忽略不计,则(    

A.碰撞发生在第1次闪光后的3T时刻

B.碰撞后AB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碰撞后AB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3

D AB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23

 


2016河北五校联盟联考)如图,ABC三个小球质量均为mAB之间用一根没有弹性的绳子连在一起,BC之间用轻弹簧栓接,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整个系统静止。现将A上面的细线剪断,使A的上端失去拉力,则在剪断细线的瞬间,ABC三个小球的加速度分别是

A1.5g1.5g0

Bg2g0

Cggg

Dgg0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_____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如上图所示,AB为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由ab滑动时,两灯泡的电压都不大于额定电压,则[          ]

A.电压表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B.电流表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C.电阻R两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   DA灯开始比B灯亮,而后比B灯暗

甲、乙两位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这两个人的说法(  )

A.在任何情况下都对

B.对于各自所选定的参考系都对

C.总有一个人讲错了

D.对于选定的同一个参考系都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