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a.原子直径大小的数量级为 m.

b.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为 m.

c.氦原子的质量数量级为kg.

d.一个可见光光子的能量的数量级为 J.

e.在标准状态下,1cm3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

(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 阿伏加德罗常量 NA=6.02×1023mol﹣1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 . 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由于落体下落很快,不容易计时,伽利略让小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用“冲淡”重力的巧妙方法加以突破 B . 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C . 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 D . 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如图所示,甲是回旋加速器,乙是磁流体发电机,丙是速度选择器,丁是霍尔元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要增大粒子的最大动能,可增加电压U B . 乙图可判断出A极板是发电机的正极 C . 丙图可以判断出带电粒子的电性,粒子能够沿直线匀速通过速度选择器的条件是 D . 丁图中若载流子带负电,稳定时D板电势高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给出初速度、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v 0>0,a<0,a 的大小减小,物体做加速运动 B . v 0>0,a<0,a 的大小增大,物体做减速运动 C . v 0<0,a<0,a 的大小增大,物体做减速运动 D . v 0<0,a<0,a 的大小减小,物体做加速运动
如图所示,一有界匀强磁场垂直于xOy平面向里,其边界是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磁场边界与x轴交点P处以初速度大小v0、沿x轴正方向射入磁场,恰能从M点离开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

  1. (1) 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2. (2) 若带电粒子从P点以速度大小v0射入磁场,改变初速度的方向,粒子恰能经过原点O , 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及离开磁场时速度的方向;
  3. (3) 在匀强磁场外侧加一有界均匀辐向电场,如图所示,与O点相等距离处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指向原点O . 带电粒子从P点沿x轴正方向射入磁场,改变初速度的大小,粒子恰能不离开电场外边界且能回到P点,求粒子初速度大小v以及电场两边界间的电势差U.

某同学用如下方法测量重力加速度g.

⑴用游标卡尺测量“工”字型挡光片的宽度L1和两挡光片之间的距离L2

⑵自由释放“工”字型挡光片,用光电计时器测出光线被挡光片挡住的时间t1、t2

⑶若L1 <<L2 , 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由于挡光片有一定的宽度,导致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一位同学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脸,如图甲所示.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球从B点的正上方A点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B时,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过光电门时间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

  1. (1) 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实验还需要测量下列哪些物理量       

    A . AB之间的距离H; B . 小球的质量为m; C . 小球从A到B的下落时间tAB D . 小球的直径d.
  2. (2) 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用题中以上的测量物理量表达)

  3. (3) 多次改变AB之间距离H,重复上述过程,作出1/t2随H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当小球下落过程中机

    械能守恒时,该直线斜率k0=

  4. (4) 在实验中根据数据实际绘出的图乙直线的斜率为k(k<k0)则实验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f与小球重

    力mg的比值为(用k、k0表示).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导热气缸,活塞横截面积为S=0.01m2 , 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气缸侧壁有一个小孔与装有水银的U形玻璃管相通,气缸内封闭了一段高为H=70cm的气柱(U形管内的气体体积不计)。已知活塞质量m=6.8kg,大气压强p0=105pa,水银密度ρ=13.6×103kg/m3 , g=10m/s2

  1. (1) 求U形管中左管与右管的水银面的高度差h1
  2. (2) 在活塞上加一竖直向上的拉力使U形管中左管水银面高出右管水银面h2=5cm,求活塞平衡时与气缸底部的高度。
高铁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腾飞,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有一列质量为80t的高铁列车,以360km/h 的速率匀速通过一个内外轨一样高的弯道,轨道半径为8000m。(g=10 m/s2
  1. (1) 试计算铁轨受到的侧压力大小。
  2. (2) 若要使火车以此速率通过弯道,且使铁轨受到的侧压力为零,我们可以适当倾斜路基,试计算路基倾斜角θ的正切值。
一根内壁光滑的细金属管,形状如图所示,为四分之三圆弧,放置在竖直平面内,一小钢球自A正上方,距A高度不同处无初速释放,第一次小钢球落入A后恰能抵达B,第二次落入A后,从B射出后又恰能进入A,那么两次小钢球下落的高度(以A为参考面)之比h1:h2等于多少?

图片_x0020_317297732

如图所示,a、b两个线圈,它们的半径之比为1:2,匝数之比为2:1,圆形匀强磁场B的边缘恰好与a线圈重合,则穿过a、b两线圈的磁通量之比为(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1:1 B . 1:2 C . 2:1 D . 1:4
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为某透明介质的横截面,O为BC边的中点,位于O点处的点光源在透明介质内向各个方向发射光线,其中从AC边上的D点射出的光线平行于BC,且OC与OD夹角为15°,从E点射出的光线垂直BC向上。已知BC边长为2L.求:

  1. (1) 该光在介质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
  2. (2) DE的长度x。
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在水平面上进行跳远比赛,腾空过程中离水平面的最大高度为1.25m,起跳点与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5m,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 , 则运动员(   )

A . 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1.0s B . 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5m/s C . 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 D . 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60°

人走路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有(   )

A.一对               B.二对                     C.三对                        D.四对

如图所示,S是波源,MN是两块挡板,其中M板固定,N板可以左右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A点没有明显振动,为了使A点能发生明显振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大波源的频率 

B.减小波源的频率

C.将N板向右移 

D.将N板向左移

如图13,水平圆盘可以绕通过盘心的竖直轴OO转动,盘上放着两个用细线相连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PQ,他们与盘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mPQ位于圆盘的同一条直径上,距盘心的距离分别为rPrQ,rPrQ。若开始时细线刚好处于自然伸直状态(即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0),现使圆盘缓慢加速转动,试分析:

1)圆盘的角速度ω1多大时,细线才开始有拉力?

2)圆盘的角速度由ω1继续增大,分析说明 PQ所受的摩擦力及细线的拉力的变化情况。

3)圆盘的角速度ω2多大时, PQ才会开始与圆盘间有相对滑动?

汽车以v0=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求:(1)刹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和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届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如图所示,xOy平面内,第二象限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第一象限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场强大小相等,设为E,而x轴下方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设为B,图中OP直线与纵轴的夹角α=45º,一带正电的粒子从OP直线上某点A(-LL)处由静止释放,重力不计,设粒子质量为m,带电量为qEBmq均未知,但已知各量都使用国际制单位时,从数值上有B=

1)求粒子进入磁场时与x轴交点处的横坐标;

2)求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

3)如果在OP直线上各点释放许多个上述带电粒子(粒子间相互作用力不计),试证明各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圆周运动的圆心点的集合为一抛物线。(提示:写出圆心点坐标xy的函数关系)

 

如图10甲所示,两根长为L的丝线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带电量分别为+q和-q的小球AB,处于场强为E,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之中,使长度也为L的连线AB拉紧,并使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求E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实现上述平衡状态。

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在电场中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内部场强可以不为0

B.导体上各点的电势相等

C.导体外表面的电荷一定均匀分布

D.在导体外表面,越尖锐的位置单位面积上分布的电荷量越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