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0.2m的金属棒放在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上,并通以I=5A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整个装置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0.6T,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恰能静止在斜面上,则该棒的重力为多少?

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0

A . 图甲中彩色的肥皂泡是光的干涉现象 B . 图乙中的立体电影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C . 图丙是医院常用的彩超仪器,进行医学检测时利用了超声波多普勒效应 D . 图丁是一LC振荡电路的集成芯片,LC振荡电路能产生一定波长的电磁波,若要产生波长比原来短些的电磁波,可减小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
物体A在水平力F1=500N的作用下,沿倾角θ=37°的斜面匀速滑动,如图所示。物体A受的重力G=400N,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sin37°=0.6,cos37°=0.8)

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在研究弹簧劲度系数与弹簧的圈数关系时:
  1. (1) 小组取材料相同,直径相同,粗细相同,长度相同,圈数不同的两个弹簧进行实验。这种实验方法称
  2. (2) 按照如图甲所示的方案设计实验,1的圈数少,2的圈数多,改变被支撑重物的质量m,静止时测出弹簧的形变量x,得到质量m与形变量x的关系式图象,取多组类似弹簧实验均可得到类似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可知弹簧单位长度的圈数越(填“多”或“少”),弹簧的劲度系数越大。

    图片_x0020_959722655

  3. (3) 图乙中,已知弹簧1的劲度系数为k,则弹簧2的劲度系数为
如图所示是一张小球做单向直线运动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周期 s,则小球在图中三个频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 . 1.80  m/s B . 1.50  m/s C . 0.60  m/s D . 0.50  m/s
A气缸截面积为500cm2 , A、B两个气缸中装有体积均为104cm3、压强均为105Pa、温度均为27℃的理想气体,中间用细管连接。细管中有一绝热活塞M,细管容积不计。现给左面的活塞N施加一个推力,使其缓慢向右移动,同时给B中气体加热,使此过程中A气缸中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活塞M保持在原位置不动。不计活塞与器壁间的摩擦,周围大气压强为105Pa,当推力F=1×103N时,求

①活塞N向右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②B气缸中的气体升温到多少。

下列对生活中各物理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282532329

A . 图甲:幼儿园的滑梯很陡,为的是增加小孩滑滑梯时受到的重力,从而滑得更快 B . 图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对桌面压力,是因为书本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 图丙:轮胎表面都有花纹状的沟槽,是为了雨天能把轮胎与地面间的水排出,保持两者的良好接触 D . 图丁: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是为了减小汽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行驶更方便更安全

如图所示,质量m=2t的汽车,以v=15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紧急刹车后经t=2s停止运动.假设刹车过程中轮胎与路面之间只有滑动,不计空气阻力,求:

  1. (1) 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 (2) 刹车过程中汽车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 (3) 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如图所示,用细绳将重物悬挂在电梯内的天花板上.当电梯加速上升时,重物处于(填“超重”或“失重”)状态;重物所受重力(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细绳对重物的作用力大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物对细绳的反作用力大小.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1和A2是两个相同的灯泡.线圈L的自感系数足够大,电阻不可以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550853952

A . 闭合开关S时,A1和A2同时亮 B . 闭合开关S时,A2先亮,A1逐渐变亮 C . 断开开关S后的瞬间,A2闪亮一下再熄灭 D . 断开开关S后的瞬间,流过A2的电流方向向左
全国许多城市提出了“礼让斑马线”的倡议。物理王老师驾驶一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在距离正前方的斑马线还有时(设此时),王老师发现一位老人正要通过斑马线横穿马路,稍作思考后王老师立即刹车,之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恰好在斑马线前停下,汽车刹车后的位移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1. (1) 求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 (2) 当时,求汽车的速度大小。
下列关于欧姆表的使用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欧姆表欧姆调零后,用“”挡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极小,为了把电阻测得更准一些,应换用“”挡,重新调零后再测量 B . 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R时,若红表笔插入正(+)孔,则电流从红表笔流入 C . 若操作步骤规范,欧姆挡及指针位置如图甲、乙所示,则测量阻值为 D . 若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量某晶体二极管,结果如图丙所示,由图丙可知该二极管的正极为A端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OAOBOC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A.钩码的个数N1=N2=2N3=5

B.钩码的个数N1=N2=3N3=4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4N2=5N3=9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根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某组同学以表示F1F2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得到F,并在图中画出表示竖直方向的虚线,你认为图中图   是正确的.(填

如图所示,电荷均匀分布在半球面上,已知半球面上的电荷在半球的中心O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E0,方向垂直于赤道面。一个平面通过同一条直径,与赤道面的夹角为α,把半球面分为二部分,α角所对应的这部分球面上(在小瓣上)的电荷在O处的电场强度为(

  A  B  C       D

 

右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B.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小

       C.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如图所示,质量为m1m2的两个物体用细线相连,在大小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先沿光滑水平面,再沿粗糙的水平面运动,则在这两个阶段的运动中,细线上张力的大小情况是(   ) 

 

A.由大变小

B.由小变大

C.始终不变

D.m1=nm2,细绳上张力为

质量为m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的推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如右图所示,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应为(                                

                                                                           

    A μmg                B  μmg+Fsin θ     C μmgFsin θ  D Fcos θ

                                                                                                        

如图所示,绝缘的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现使b带电则()

    A ab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 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

    C b立即把a排斥开

    D 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用一条纸带与小车相连,使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一系列点,从打下的点中选取若干计数点,如图中ABCDE所示,纸带上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现测出AB2.20cmAC6.40cmAD12.58cmAE20.80cm,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静电喷涂时,被喷工件接正极,喷枪口接负极,它们之间形成高压电场。涂料微粒从喷枪口喷出后,只在静电力作用下向工件运动,最后吸附在工件表面,图中虚线为涂料微粒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涂料微粒一定带正电
B. 图中虚线可视为高压电场的部分电场线
C. 微粒做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的曲线运动
D. 喷射出的微粒动能不断转化为电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