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如图所示,纸面内两个宽度均为a的区域内存在着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的匀强磁场,纸面内一个边长为 的等边三角形闭合金属线框水平向右匀速通过两个磁场区域。已知运动过程中线框的BC边始终与虚线边界平行,若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则从线框的A点进入磁场开始,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随线框移动距离x变化的i-x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局部精度已超越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导航的空间定位精度与时间精度密切相关,信号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对于1ns(1 ns=109秒)的时间误差引起的距离误差约为(   )

A . 3×109m B . 300m C . 0.3m D . 0.03m
质量M=4 kg、长度L=1.6m的长木板P,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以 的速度向右运动;在某一时刻,一质量 的小滑块Q(可视为质点),以 的速度从P 的右端水平向左滑上此长木板,如图所示。已知Q恰好没有滑出P,取 ,求:

图片_x0020_100014

  1. (1) Q与P间的动摩擦因数
  2. (2) 从Q滑上P到Q的速度为零的过程中,P发生的位移大小
“走钢丝”的技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图示为杂技演员手握长杆正在“走钢丝”,演员从A端缓慢走到B端过程先“下坡”后“上坡”,图中钢丝完全固定且不变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演员“下坡”过程对钢丝的压力越来越小 B . 演员“下坡”过程受到滑动摩擦力且越来越小 C . 演员“上坡”过程所受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D . 演员“上坡”过程钢丝对他的作用力方向不断改变
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1. (1) 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

  2. (2) 求10s时的瞬时速度;

  3. (3) 求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一个长、质量的长木板,木板上表面右端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粗糙四分之一圆弧最低点C等高,圆弧半径。从圆弧B点正上方距B点高度的A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的小滑块(可以看成质点),小滑块刚好能滑到长木板的左端,小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重力加速度g取。求:

  1. (1) 小滑块运动到圆弧最低点C点时的速度大小;
  2. (2) 小滑块运动到圆弧最低点C时对圆弧的压力大小;
  3. (3) 小滑块经过圆弧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B . 加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 .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D .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进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方法。如分析归纳法、演绎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等。在下列研究中,运用理想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是(   )
A . 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说 B . 查理得出气体状态变化的规律 C . 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 . 伽利略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结论
如图所示是一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振动周期是2×10﹣2s B . 第2个10﹣2s内物体的位移是﹣10cm C . 物体的振动频率为25Hz D . 物体的振幅是10cm
如图所示,xOy坐标系中,仅在0≤x≤l范围内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以速度v0沿x轴正向进入电场,从P(l, )点离开电场,沿直线到达Q点.已知Q点横坐标xQ=2l,取O点电势φO=0,不计粒子重力,求:

  1. (1) P点的电势φP

  2. (2) Q点的纵坐标yQ

教室里的竖直磁性黑板上通常吸有一些小铁(如图中小猫),“小猫”被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贴”挂图或试题答案,关于“小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猫”受到黑板的吸引力大于受到的弹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 B . “小猫”受到黑板的吸引力与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 C . “小猫”受到黑板的摩擦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小猫”受到的支持力与黑板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对于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如果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有:

A.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C.若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大,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D.若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大,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少

在光滑水平面上,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分别沿东西方向的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其中甲物体以速度6 m/s由西向东运动,乙物体以速度2 m/s由东向西运动.碰撞后两物体都沿各自原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的大小都是4 m/s.求:

(1)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

(2)通过计算说明这次碰撞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

如图所示,将ab两小球以大小均为10 m/s的初速度分别从AB两点相差1 s先后水平相向抛出(A点比B点高),a小球从A点抛出后,经过时间tab两小球恰好在空中相遇,此时速度方向相互垂直,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则从a小球抛出到两小球相遇,小球a下落的时间t和高度h分别是( 

At=2s           Bt=3s           Ch=45 m          Dh=20m

AB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2m,它们相距为d,同时由静止释放,当它们距离为2d时,A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  )

A.此时B的加速度为a/4

B.此时B的速度也为为v/2

C.此过程中电场力对B的冲量为2mv

D.此过程中电场力对B做的功为mv2/2

如图所示,Q是带正电的点电荷,P1P2为其电场中的两点。若E1E2P1P2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P1P2两点的电势,则(     

AE1E2,          BE1E2 

CE1E2 ,         DE1E2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筒,绕竖直中心轴OO′旋转,小物块a靠在圆筒的内壁上,它与圆筒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要使a不下落,则圆筒转动的角速度ω至少为(  )

A        B  

C         D

 

 

AB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之比为12,轨道半径之比为21,则它们的运行周期之比为(    

   A  12       B  14        C  1       D  4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支柱上,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其中米尺水平放置,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从图中可以测出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 cm

2)若A球和B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 球的直径为d,OM的距离为S1, OP的距离为S2, ON的距离为S3, 则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甲抽水机每秒把30kg的水抽到10m高的水塔,乙抽水机每秒把15kg的水抽到20m高的水塔。则:

A.甲抽水机的功率较大             B.甲乙两抽水机的功率相等

C.半小时内乙抽水机做的功较多     D.半小时内甲抽水机做的功较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