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乙车前面,它们之间相距x0=40m,速度均为v0=10m/s。某时刻甲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从此时刻起,则:
  1. (1) 甲车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
  2. (2) 甲车刚停止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多大?
  3. (3) 甲车停止后,还需要多长时间两车才能相遇?
如图,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大的时刻可能为(   )

图片_x0020_100012

A . 0.5s末 B . 1.0s末 C . 2.0s末 D . 3.0s末
质量为m,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0的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当它的加速度为a时,速度为v,测得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P1 , 假定运动中所受阻力恒定,它在平直的路上匀速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如图所示,闭合小金属环从高h处的光滑曲面上端无初速度滚下,又沿曲面的另一侧上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是匀强磁场,环在左侧滚上的高度小于h B . 若是匀强磁场,环在左侧滚上的高度等于h C . 若是非匀强磁场,环在左侧滚上的高度等于h D . 若是非匀强磁场,环在左侧滚上的高度小于h
如图a所示,匀强磁场垂直于xOy平面,磁感应强度B1按图b所示规律变化(垂直于纸面向外为正).t=0时,一比荷为 C/kg的带正电粒子从原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速度大小 ,不计粒子重力.

  1. (1) 求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
  2. (2) 求 时带电粒子的坐标.
  3. (3) 保持b中磁场不变,再加一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的恒定匀强磁场B2 , 其磁感应强度为0.3T,在t=0时,粒子仍以原来的速度从原点射入,求粒子回到坐标原点的时刻.
某船渡河,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 , 河水的速度为v2 , 已知v1 v2 , 船以最短位移渡河用时t1 , 则船渡河需要的最短时间为(   )
A . B . C . D .
一个质量 的物体,沿着倾角 的固定斜面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 的时间内下滑的路程 求:
  1. (1) 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2. (2) 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小阳同学要测量一圆柱体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阻值约为150Ω),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6

  1. (1) 利用多用电表测该导体材料的电阻,小阳先用多用电表电阻挡“×100”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操作及步骤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 . 将选择开关旋转到“×1k”的位置 B . 将选择开关旋转到“×10”的位置 C . 用两表笔与导体材料连接好并读数 D . 将两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
  2. (2) 他按正确的实验操作,用多用电表电阻挡测量时指针停在图1所示的位置,则此材料电阻的测量值为Ω.
  3. (3) 若该材料的长度为L,直径为D,电阻为R,则该材料电阻率的表达式 =
  4. (4) 小阳同学发现该多用电表“直流50V”挡损坏了,但“直流10V”挡能正常使用.查阅资料知道,电压挡内部原理如图2所示,表头A的满偏电流为1mA.打开多用电表外壳发现电路板上的电阻R2被烧坏了,则应用阻值为kΩ的电阻替换R2的位置,就可以修好“直流50V”挡.
某同学在实验室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大小”的实验中,已知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6mL.用注射器抽得上述溶液2mL,现缓慢地滴出1mL溶液,共有溶液滴数为5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在刻有小正方形坐标的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所示,坐标中小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20mm.

试问:

图片_x0020_63896858

  1. (1) 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体积是多少毫升?
  2. (2) 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多少米?(保留1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区域右侧有一宽度也为R的足够长区域Ⅱ,区域Ⅱ内有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区域Ⅱ左右边界CD、FG与电场垂直,区域Ⅰ边界上过A点的切线与电场线平行且与FG交于G点,FG右侧为方向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 B的匀强磁场区域Ⅲ。在FG延长线上距G点为R处的M点放置一足够长的荧光屏MN,荧光屏与FG成θ=45°角,在A点处有一个粒子源,能沿纸面向区域内各个方向均匀地发射大量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且速率相同的粒子,其中沿AO方向射入磁场的粒子,恰能平行于电场方向进入区域Ⅱ并垂直打在荧光屏上(不计粒子重力及其相互作用)。求:

图片_x0020_100022

  1. (1) 粒子的初速度大小v0
  2. (2) 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
  3. (3) 调整荧光屏的位置,使M点竖直向下移动,GM距离等于2R,且使荧光屏MN水平,求荧光屏上的发光区域长度Δx。
下列有关热力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体自发地扩散运动总是向着更为无序的方向进行,是可逆过程 B . 第二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是能制造出来的 C . 第一类永动机的思想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是不可能制成的 D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时,体积增大,熵减小
如图所示,光滑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10Kg的木箱停在水平路面上,木箱M高h=1.25m,一质量m=5kg的小物块置于M的上表面,它距后端A点的距离为x0=2m,已知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1=0.3.现对木箱M施一水平向右的大小恒为F=70N的作用力,木箱开始运动,最后小物块m会离开M后落至水平地面,运动中小物块m可视为质点.求

  1. (1) 刚开始运动时,木箱M和小物块m的加速度

  2. (2) 小物块m离开木箱M时的速度

  3. (3) 小物块m从开始运动到落地时,木箱M运动的位移.

下列属于伽利略探究落体运动规律基本思路的是(    )
A . 猜想-问题-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B . 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C . 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D . 猜想-问题-实验论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质量为m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的水平路面行驶。如果整个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恒定,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也一定,汽车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则汽车行驶过程中(  )
A . 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 若当汽车的速度为 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该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2mav D . 若当汽车的速度为 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该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mav
如图所示,A、B两物块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绳子两端,孙同学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李同学给出了以下建议:

A.绳的质量要轻

B.轮轴尽量光滑

C.保证两物块在同一高度处释放

D.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

你认为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有作用的是

②你认为滑轮质量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选填“会”或“不会”)。

如图所示,自耦变压器原线圈接220V交流电源,原线圈与4V、2W的灯泡串联。副线圈连接滑动变阻器和36V、36W的灯泡。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两灯泡都正常发光。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约为(   )

A . B . 12Ω C . 18Ω D . 36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若氢原子核外电子从激发态n=3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子刚好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激发态n=2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B.卢瑟福用粒子打击金箔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任何原子核在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

D.光子除了具有能量外还具有动量

E.玻尔的能级不连续和电子轨道不连续的观点,成功地解释了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和现代量子理论是一致的

某跳伞运动训练研究所,让一名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中跳下,研究人员利用运动员随身携带的仪器记录下了他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数据,定性画出了运动员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对运动员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5s末都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B.0~10s末做自由落体运动,15s末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C.10s末打开降落伞,以后做匀减速运动至15s末

D.10s末~15s末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的大小在逐渐减小

如图所示,质量为M=0.5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kg的物块以初速度v0=4m/s滑上木板的左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物块滑上木板的同时,给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当恒力F取某一值时,物块在木板上相对于木板滑动的路程为s,给木板施加不同大小的恒力F,得到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与横轴平行,且AB段的纵坐标为1m-1.将物块视为质点,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1)若恒力F=0,则物块会从木板的右端滑下,求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时间t是多少?

2)图乙中BC为直线段,求该段B点的横坐标

3)图乙中DE为直线段,求该段恒力F的取值范围及函数关系式

一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使其中某个力F方向保持不变,而大小先由F0随时间均匀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随时间均匀增大到F0,在这个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a或速度v,的变化情况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