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如图所示,两光滑导轨水平放置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间距最窄处为一狭缝,取狭缝所在处O点为坐标原点,狭缝右侧两导轨与x轴夹角均为θ,一电容为C、板间距为d的电容器与导轨左端相连。导轨上的金属棒与x轴垂直,在外力F作用下从O点开始以大小为v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忽略所有电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过金属棒的电流在不断增大 B . 金属棒运动过程中,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 C . 金属棒到达x0时,电容器间的电场强度为 D . 金属棒运动过程中,外力F做功的功率与时间成正比
质量为30kg的小孩坐在10kg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100N的拉力拉雪橇,他们一起沿水平地面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g=10m/s2 , sin 37°=0.6,cos 37°=0.8)求:

  1. (1) 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 (2) 雪橇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3. (3) 地面对大人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如图所示,在一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8s内经过相距80m的A、B两点,已知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m/s,则(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5m/s B . A点与O点间的距离为20m C . 汽车从O点到A点需要的时间为5s D . 汽车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为7.5m/s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30Ω,R2=10Ω.当闭合开关S1、S,断开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求:

图片_x0020_100013

  1. (1) 电源电压;
  2. (2) 当闭合开关S2、S,断开S1时,求电流表的示数:
  3. (3) 当闭合开关S1、S2、S时,通电100s。求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kg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11m/s从θ=53°的固定斜面底端先后两次滑上斜面,第一次对小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第二次不施加力,图乙中的两条线段a、b分别表示施加力F和无F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t图线,不考虑空气阻力,g=10m/s2

求:恒力F的大小和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

杂技演员用五个彩球表演抛球技巧,即将小球逐个上抛,运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总有四个小球在空中,每当一个小时落回手中时,手中的另一球同时上抛,每个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80cm,相邻两球抛出的时间间隔恒定,上升的球与下落的球可看成沿两条平行的竖直线运动。按抛出的先后为序,求:
  1. (1) 相邻两小球抛出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2. (2) 当第一个小球恰好落回掌心,第五个小球同时抛出的时刻,第四个小球距抛出点的高度为多少?第二个小球的速度?
如图所示,水平固定放置的传送带在电机的作用下一直保持速度v=8m/s顺时针转动,两轮轴心间距L=12m,一个物块(视为质点),以速度v0=4m/s从左轮的正上方水平向右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重力加速度g=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物块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1s C . 经过1.5s物体离开传送带 D . 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为2m
如图所示为电熨斗的结构图,下列关于电熨斗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160466370

A . 电熨斗能自动控制温度主要利用了双金属片,两片金属的膨胀系数相同 B . 常温下,上下触点是接触的,温度过高时,双金属片发生弯曲使上下触点分离 C . 需要较高温度熨烫时,要调节调温旋钮,使升降螺丝下移并推动弹性铜片下移 D . 电熨斗中的双金属片是一种半导体材料
点电荷A、B固定在真空中,所带电荷量均为q,若此时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F,将两点电荷所带电量均变为﹣3q,则B球所受的库仑力将变成( )

A . 3F,方向与原来相同 B . 4F,方向与原来相同 C . 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D . 9F,方向与原来相同
如图1所示.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竖直圆轨道上运行.可抽象为图2的模型.倾角为 的直轨道AB、半径R=10m的光滑竖直圆轨道和倾角为 的直轨道EF,分别通过过水平光滑街接轨道BC.C‘E平滑连接,另有水平减速直轨道FG与EF平滑连接EG间的水平距离l=40m.现有质量m<500kg的过山车,从高h=40m的A点静止下滑,经BCDC‘EF最终停在G点,过山车与轨道AB、EF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与减速直轨道FG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过山车可视为质点,运动中不脱离轨道,求

  1. (1) 过山车运动至圆轨道最低点C时的速度大小;
  2. (2) 过山车运动至圆轨道最高点D时对轨道的作用力;
  3. (3) 减速直轨道FG的长度x(已知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入实验,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在白纸上画出力的图示,以F1、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F如图乙所示。
  1. (1) 实验过程中第一次需要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小圆环,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撤去力后,第二次改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勾住小圆环,使其作用效果与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时效果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___________;

    A . 必须两次将橡皮筋拉到相同的位置O点 B . 第一次两只弹簧测力计所成角度一定要是90° C . 第一次两只弹簧测力计读数大小一定要相同
  2. (2) 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由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得到的合力是(选填“F”或“F'”);
  3. (3) 通过多次的实验探究,我们发现图乙中F与F′基本重合,说明分力与合力的规律是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轻质弹簧将挡板和一条形磁铁连接起来,磁铁上方有一导线,导线中通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电流.若在某一瞬间电流消失,则(   )

图片_x0020_256710327

A . 弹簧将变长 B . 弹簧将变短 C . 磁铁对地面的压力将减小 D . 磁铁对地面的压力将增大
一导热气缸用一截面积为S的光滑活塞将里面的理想气体分隔成A、B两部分,开始时,气缸如图甲所示放置在水平面上,此时环境温度为T0 , A、B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为p0 , 活塞离左、右两侧气缸壁的距离分别为 , 现保持环境温度不变,将气缸转过90°,使A部分气体在B部分气体的上方(如图乙所示),稳定后活塞正好静止在气缸的正中间。

  1. (1) 求活塞的质量M;
  2. (2) 现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稳定后发现活塞向上移动了的距离,求此时环境的温度T。

一矩形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所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220sin10πt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交流电的频率是10πHz

    B 该交流电的有效值是220V

    C t=0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D t=0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在某段平直的铁路上,一列以324km/h高速行驶的列车某时刻开始匀减速行驶,5min后恰好停在某车站,并在该站停留4min,随后匀加速驶离车站,经8.1km后恢复到原速324km/h

1)求列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

2)若该列车总质量为8.0×102kg,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求列车驶离车站加速过程中牵引力的大小;

3)求列车从开始减速到恢复原速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用滴水法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方法是:在自来水龙头下面固定一块挡板A,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的落到挡板上,如图所示.并调节到,耳朵刚好听到前一滴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挡板的高度h,再用停表计时,计时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滴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停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时,按下停表按钮停止计时,读出停表的示数为t.

写出用上述方法测量计算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g________.


A .该汽车的重力等于

B .此时千斤顶每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

C .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千斤顶每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

D .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千斤顶每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边长L10cm的正方形线圈abcd100匝,线圈电阻,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角速度,外电路电阻。求:

1)转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由图示位置(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转过角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

3)由图示位置转过角的过程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4)交流电压表的示数;

5)转动一周外力做的功。

下面的物理学史中,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G;

C.奥斯特发现了磁场会产生电流;

D.法拉第建立了统一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如图,MNP 为整直面内一固定轨道,其圆弧段MN与水平段NP相切于NP端固定一竖直挡板。M相对于N的高度为hNP长度为s.一木块自M端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挡板发生一次完全弹性碰撞(碰撞无动能损失,碰撞瞬间前后木块速率不变)后停止在水平轨道上某处。若在MN段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物块与NP段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块停止的地方与N点距离的可能值。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