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关于多用电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甲. 图片_x0020_100007 乙. 图片_x0020_100008 丙. 图片_x0020_100009 丁. 图片_x0020_100010

A . 甲图是用多用电表直流电压档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表笔接法正确 B . 乙图是用多用电表直流电流档测量电路中的电流,表笔接法正确 C . 丁图中用多用电表电阻档测量的是二极管的反向电阻 D . 丙图中用的是多用电表电阻档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端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x,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表中所示.

x(m)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0.950

t(ms)

292.9

371.5

452.3

552.8

673.8

776.4

 (m/s)

1.71

1.62

1.55

1.45

1.34

1.22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 (1) 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t、测量值x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
  2. (2) 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下图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t 图线;
  3. (3) 由所画出的-t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用多用表的欧姆挡测量一个二极管,测量情况如图所示,这个二极管的正极是端,负极是端(选填“ A”或“ B” )。

下列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也为零 B . 加速度很小时,速度可能很大 C . 加速度很大,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 D . 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必然随之减小
如图所示A、B两艘快艇在湖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 , 则它们(   )

A . 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B . 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C . 转速之比为 D . 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
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km的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第5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在进行对接前,“神舟十号”飞船在比“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较低的圆形轨道上飞行,这时“神舟十号”飞船的速度为v1 ,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速度为v2 ,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运行的圆轨道和“神舟十号”飞船运行圆轨道最短距离为h,由此可求得地球的质量为(  )
A .   B . C . D .
质量m=2000kg的汽车,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 ,汽车在某一段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若汽车从静止开始沿水平路面以加速度 匀加速启动,经3s达到的功率为 ,之后保持该功率不变,再经一段时间汽车以速度 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匀加速运动阶段的牵引力 B . 汽车匀加速运动阶段的牵引力 C . 的大小为18m/s D . 的大小为25m/s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倾角α=45°、高H=4m的斜面。在斜面上方固定放置一段由内壁光滑的圆管构成的轨道ABCD,圆周部分的半径R= m,AB与圆周相切于B点,长度为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轨道末端竖直,已知圆周轨道最低点C、轨道末端D与斜面顶端处于同一高度。现将一质量为0.1kg,直径可忽略的小球从管口A处由静止释放,g取10m/s2


  1. (1) 求小球在C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2. (2) 若小球与斜面碰撞(不计能量损失)后做平抛运动落到水平地面上,则碰撞点距斜面左端的水平距离x多大时小球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最大?是多少?

用金属丝制成一个U型架,一段细长棉线两端紧扣在U型架两臂上A、B两点,细线中点O处有一扣.将U型架浸入肥皂液中 再取出,U型架上形成的肥皂液膜如图所示,细线被绷紧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得液面有的趋势;用力拉动细线中点的扣至图中虚线位置(肥皂液膜未发生破损),肥皂液膜的内能将(忽略肥皂液膜的蒸发影响)

如图所示,细线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O点正下方的A点处钉一个钉子。小球从B点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C的时间为t1 , 从C点向右摆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2。摆动过程中,如果偏角始终小于5°,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t1=t2 , 摆线碰钉子的瞬间,小球的速率变小 B . t1>t2 , 摆线碰钉子的瞬间,小球的速率变小 C . t1>t2 , 摆线碰钉子的瞬间,小球的速率不变 D . t1=t2 , 摆线碰钉子的瞬间,小球的速率不变
天气预报某地某日的最高气温是17 , 它是多少开尔文?进行低温研究时,热力学温度是1.5K , 它是多少摄氏度?

如图(a)同示,是“用 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 (1) 小车上安装的是位移传感器的部分(选填“接收”或“发射”)。
  2. (2) 实验中,多次改变的总质量,获得各组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和所受拉力 的数据。某同学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b)所示。图线没有通过坐标原点,经检查分析,是由于小车与轨道间存在摩擦所致,则该小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大小为N。
如图所示,圆柱形密闭气缸内有一个很薄且质量不计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可在气缸内做无摩擦滑动。开始时活塞在E处,气缸内气体温度为27℃,气体体积为 ,在从状态E变化到状态F的过程中,气缸内气体吸收的热量 ,温度升高到127℃,外界大气压强为 保持不变,求:

  1. (1) 气缸内气体在状态F的体积;
  2. (2) 在从状态E变化到状态F的过程中,气缸内气体内能的增量。
《大国工匠》节目中讲述了王进利用“秋千法”在1000kV的高压线上带电作业的过程。如图所示,绝缘轻绳OD一端固定在高压线杆塔上的O点,另一端固定在兜篮上。另一绝缘轻绳跨过固定在杆塔上C点的定滑轮,一端连接兜篮,另一端由工人控制。身穿屏蔽服的王进坐在兜篮里,缓慢地从C点运动到处于O点正下方E点的电缆处。绳OD一直处于伸直状态,兜篮、王进及携带的设备总质量为m,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王进从C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1

A . 工人对绳的拉力一直变大 B . 绳OD的拉力一直变大 C . OD、CD两绳拉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g D . 当绳CD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时,工人对绳的拉力为 mg

借助运动传感器可用计算机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 如图所示,传感器系统由两个小盒子AB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它装在被测物体上,每隔0.03 s可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盒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接收器,B盒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收到超声波脉冲时计时停止。在某次测量中,B盒记录到的连续两次的时间分别为0.15 s0.20 s,根据你知道的知识,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ms运动方向是         (背离B盒还是靠近B,声速取340 ms)

关于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其导电性能越好

    B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大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所谓超导体,是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无穷大

    D  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常都用它们制作标准电阻

                                                                                                                                      

2021 5 月我国在成都推出了一合高铁,时速提高到了 620 公里 / 小时,直接创下全球陆地交通速度最高纪录。设某弯道的半径为 R ,轨道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在该弯道上高速行驶列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列车的速度越大,轮缘对内轨道的侧压力越大

B .列车的速度越小,轮缘对外轨道的侧压力越小

C .列车的速率为 时,轮缘与轨道间无侧压力

D .列车所需的向心力由轨道支持力和侧压力水平方向的合力提供

图(a)是一理想变压器的电路连接图,图(b)是原线圈两端所加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已知电压表的示数为20V,两个定值电阻的阻值R均为10Ω,则:

 1)求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2)将开关S闭合,求原线圈的输入功率;

3)若将电流表A2换成一只具有单向导电性的二极管,求电压表示数.

甲抽水机每秒把30kg的水抽到10m高的水塔,乙抽水机每秒把15kg的水抽到20m高的水塔。则:

A.甲抽水机的功率较大             B.甲乙两抽水机的功率相等

C.半小时内乙抽水机做的功较多     D.半小时内甲抽水机做的功较多

如图所示,质量为m=2.0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现用F=5.0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物体上,在t=4.0 s内可使物体产生x=4.0 m的位移.

(1)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少?
(2)这个水平力作用在物体上一段时间后撤去该力,物体又运动一段时间后停下来,已知物体从开始运动到停下来共发生位移x总=20.0 m,求:该力在物体上的作用时间?(g=10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