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利用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5

  1. (1) 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_。
    A . 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 . 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 C . 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
  2. (2) 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
    A . 交流电源 B . 刻度尺 C . 天平(含砝码)
  3. (3) 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p,动能变化量ΔEk

    图片_x0020_100016

  4. (4) 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
    A . 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 B . 利用公式v= 计算重物速度 C . 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D . 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如图1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左右两侧各固定一竖直挡板,木板A紧靠左侧挡板,在A的左侧放置物块B(视为质点),B的质量为 , 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时刻起,A和B一起以的速度向右运动,以木板A与右侧挡板第1次碰撞的时刻为时刻,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在时间内,A和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木板A、B与挡板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运动过程中B始终未脱离A,重力加速度。求:

  1. (1) 木板A的质量;
  2. (2) 木板A与两挡板刚要发生第4次碰撞前木板的速度大小;
  3. (3) 板长应满足的条件。
根据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任何磁场都会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 B . 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会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磁场 C . 红外线是电磁波,我们看到烤箱中的红光就是红外线 D . 可见光可用来照明,但是不能用来通讯
如图所示为某静电场中x轴上各点电势φ的分布图,一个带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仅在静电力作用下沿x轴正方向运动,则(   )

A . 粒子一定带正电 B . 粒子一定带负电 C . 粒子从 运动到 ,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 . 粒子从 运动到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V。

  1. (1) 某同学连好了实物图,如图,请指出其中的两条连线错误(写数字即可):a;b
  2. (2) 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使流过电流表的电流__________
    A . 从0开始慢慢增加到额定电流 B . 从额定电流开始慢慢减小到0 C . 随意移动滑片,测出想测的电压电流值即可
  3. (3) 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该图像,然后描述小灯泡的电阻变化规律:
  4. (4) 当电压为2.4V时,小灯泡的电阻为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两电阻R1:R2等于(   )

A . 1∶3 B . 3∶1 C . D .
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匝数n=100,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电阻为20Ω.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前两秒产生的电动势为V.

根据液晶的什么性质既可以探测温度,又可以检查肿瘤?

如图所示,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小颗粒从A点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开始运动,经最高点B后回到与A在同一水平线上的C点,已知带电小颗粒从A到B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2 J,电场力做功3 J,则(   )

A . 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C点多12 J B . 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多1.0J C . 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C点少12.0 J D . 粒子在C点的动能为14.0J
如图,汽车向在开动,系在车后缘的绳子绕过定滑轮拉着重物M上升,当汽车向左匀速运动时,重物M将(   )

A . 匀速上升 B . 加速上升 C . 减速上升 D . 无法确定
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 . 法拉第 B . 安培 C . 奥斯特 D . 麦克斯韦
一个物体从80米高的地方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g=10m/s2),求:

  1. (1) 物体接触地面前一瞬间的速度

  2. (2) 物体下落的时间

  3. (3) 最后一秒内的位移.

如图所示,某同学采用与乙车中相同型号的太阳能电池板给一个小电动机供电,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 r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U ,电流表的示数为 I .电流表和电压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

A B

C D

一同学测量某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如图所示是该同学正准备接入最后一根导线(图中虚线所示)时的实验电路.请指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两个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的电阻箱阻值R和电流表示数I,以及计算的数据见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关系图像___________由图像可计算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___Ω.

R/Ω

8.0

7.0

6.0

5.0

4.0

I/A

0.15

0.17

0.19

0.22

0.26

/A–1

6.7

6.0

5.3

4.5

3.8

(3)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在测出上述数据后,该同学将一只量程为100 mV的电压表并联在电流表的两端.调节电阻箱,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3 A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干电池的电动势应为_______V;内阻应为_____Ω.

有一串珠子(珠子可视为质点),穿在一根长 1.8m 的细线上,细线的首尾各固定 1 个珠子,中间还有 5 个珠子。从最下面的珠子算起,相邻两个珠子之间的距离依次为 5cm 15cm 25cm 35cm 45cm 55cm ,如图所示。某人向上提起细线的上端,让细线自由垂下,且第 1 个珠子紧贴水平桌面,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 g 10m/s 2 ,假设珠子落到桌面上不再反弹,则第 2 3 4 5 6 7 个珠子(  )

A .依次落到桌面上的速率之比为 1 2 3 4 5 6

B .落到桌面上的时间间隔相等

C .落到桌面上的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D .第 4 个珠子落到桌面上的速率为 4m/s

v0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由于空气阻力,物体只能达到H12.5m的最大高度,若在物体抛出后的整个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物体落回地面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g10 m/s2

如图所示,实线表示在竖直平面内的匀强电场的电场线,电场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与电场线正交,有一带电液滴沿斜向上的虚线l做直线运动.l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且α>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滴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液滴一定带正电

C.电场线方向一定斜向上

D.液滴也有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坐在雪橇上的人与雪橇的总质量m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l。已知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雪橇受到的

A.支持力做功为mgl                  B.重力做功为mgl

C.拉力做功为Flcosθ                  D滑动摩擦力做功为-μmgl

有一架质量为m的直升飞机以加速度a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起飞,已知飞机在上升过程中每秒钟的耗油量V0paqpq均为常数),若直升飞机欲匀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处,且耗油量最小,则飞机所受上举力为(          

Amg             Bmg

Cmg           Dmg

图甲中直线PQ表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向右运动,经过P点时速度为v0,到达Q点时速度减为零,粒子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点电势高于Q点电势
B. A点场强小于Q点场强
C. P、Q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D. 带负电的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大于在Q点的电势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