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空中上、下两个区域均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其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有一带负电的微粒,从上边区域沿平行电场线方向以速度v0匀速下落,并进入下边区域(该区域的电场足够广),在如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象中,符合粒子在电场内运动情况的是(以v0方向为正方
向)(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的电流是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B.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等于电流的传导速率
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越多电流越大
D.导体中越粗的地方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越多电流越大
交流发电机的发电原理是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一小型发电机的线圈共220匝,线圈面积S=0.05m2,线圈转动的频率为50Hz,线圈内阻不计,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T.如果用此发电机带动两个标有“220V 11kW”的电机正常工作,需在发电机的输出端a、b与电机之间接一个理想变压器,电路如下图.求:
(1)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多少?
(2)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多少?
(3)与变压器原线圈串联的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卡文迪利用扭秤实验成功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C.开普勒通过对其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D.伽利略在归纳总结了牛顿、笛卡尔等科学家的结论的基础上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2013年6月10日上午,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在距地球300多千米的“天空一号”上举行,如图所示的是宇航员王亚萍在“天空一号”上所做的“水球”。下列关于“水球”和“天空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0 m/s2)
A.“水球”的形成是因为太空中没有重力
B.“水球”的向心加速度小于10 m/s2
C.“天空一号”运行速度小于7.9 km/s
D.在“天空一号”上天平可以照常使用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 U 形导轨足够长,置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5T ,导轨宽度 L =0.4m ,左侧与 R =0.5Ω 的定值电阻连接.右侧有导体棒 ab 跨放在导轨上,导体棒 ab 质量 m =2.0kg ,电阻 r =0.5Ω ,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 μ =0.2 ,其余电阻可忽略不计.导体棒 ab 在大小为 10N 的水平外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了 x =40cm 后,速度达到最大,取 g =10m/s 2 . 求:
(1) 导体棒 ab 运动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
(2) 当导体棒 ab 的速度 v =1m/s 时,导体棒 ab 的加速度是多少 ?
(3) 导体棒 ab 由静止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电阻 R 上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
一种打弹珠游戏如图,球1以初速v0出发,与球2发生弹性正碰,使球2进入洞中,但球1不能进洞。已知两球的质量比m1∶ m2=3∶2,两球所受阻力均为自身重力的倍。开始时两球间距、球2与洞口间距均为L。(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①两球碰撞完成的瞬间二者速度大小之比;
②为了能够完成任务,球1的初速度v0的最小值?
如图所示,M、N为两块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电压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静止的带电粒子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不计重力),从点P经电场加速后,从小孔Q进入N板右侧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CD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绝缘板,它与N板的夹角为θ=45°,孔Q到板的下端C的距离为L,当M、N两板间电压取最大值时,粒子恰垂直打在CD板上,求:
(1)两板间电压的最大值Um.
(2)CD板上可能被粒子打中区域的长度s.
(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tm.
如图所示,导体棒AB长2R,绕O点以角速度ω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OB为R,且OBA三点在一直线上,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充满转动平面且与转动平面垂直,那么AB两端的电势差大小为( )
A. BωR2 B.2BωR2
C.4BωR2 D.6BωR2
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轨道,一质量为m的小球穿在圆环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到达最高点C时的速率vc=,则下述正确的是( )
A. 小球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
B. 此球的最大速率是vc
C.小球在任一直径两端点上的动能之和相等
D.小球沿圆轨道绕行一周所用的时间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