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小球从弹簧的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   )

A . 小球的动能一直减小 B .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C . 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加 D . 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加
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 、内阻 ,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5V的电压表,应在电流表上(   )
A . 串联一个15kΩ的电阻 B . 串联一个14.5kΩ的电阻 C . 并联一个15kΩ的电阻 D . 并联一个14.5kΩ的电阻
湖北武当山金殿,以前在雷雨交加时,金殿的屋顶常会出现盆大的火球,来回滚动。雨过天晴时,大殿金光灿灿,像被重新炼洗过一般,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雷火炼殿”奇观。近些年为了保护古建筑,在金殿顶部安装了避雷针,此后,雷火炼殿的奇观消失了。假设某次雷雨时,有一团带大量负电荷的乌云经过其正上方时,发生放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通过避雷针的电流,方向是从云到殿 B . 通过避雷针的电流,不受安培力 C . 通过避雷针的电流,所受安培力方向偏西 D . 通过避雷针的电流,所受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
2021年4月,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并入轨运行,若核心舱绕地球的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由下列物理量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 . 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半径 B . 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周期 C . 核心舱的绕地角速度和绕地周期 D . 核心舱的绕地线速度和绕地半径
电动势刻画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的本领大小。对于闭合电路,请从能量的角度论述说明“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外电压与内电压之和”。
如图所示,将一不带电的枕形导体AB放在一个点电荷的电场中,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与导体AB的中心O的距离为R。由于静电感应,在导体AB两端感应出异种电荷,当达到静电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导体A端带正电 B . 导体B端带负电 C . 导体A端的电势低于B端 D . O点电场强度为零
如图甲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由静止释放,落在弹簧上后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段为直线,AB段是与OA相切于A点的曲线,BCD是平滑的曲线.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方向建立坐标轴Ox,则关于A、B、C、D各点对应的小球下落的位置坐标x及所对应的加速度a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xA=h,aA=0 B . xB=h+ ,aB=0 C . xC=h+ ,aC=g D . xD>h+ ,aD>g
如图所示,在A、B两处分别固定有等量异种点电荷,CD为AB的垂直平分线,O点为垂足。一负试探电荷(不计试探电荷所受重力)在力F的作用下从C点沿直线匀速运动到D点,C、D两点关于AB对称。该过程中,关于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直增大 B . 一直减小 C . 先减小后增大 D . 先增大后减小
如图甲所示,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传播,波速均为v=8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SP=1.2m、SQ=2.6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乙中的振动图象中,能正确的描述P、Q两点振动情况的是(   )

A . ①为Q点的振动图象 B . ②为Q点的振动图象 C . ③为P点的振动图象 D . ④为P点的振动图象
甲、乙两导体为不同材料制成的均匀圆柱体,甲的长度是乙的长度的3倍,甲的底面半径是乙的底面半径的2倍,已知甲导体两底面间的电阻与乙导体两底面间的电阻之比为2∶3,则甲、乙两导体的材料的电阻率之比为(   )
A . 3∶2 B . 2∶3 C . 8∶9 D . 4∶9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台面上静置一质量mA=0.9kg的长木板A,A的右端用轻绳绕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与质量mC=0.9kg的物体C拴接。当C从静止开始运动至下落高度为h=0.4m时,在木板A的最右端轻放一质量为mB=3.6kg的小铁块B(可视为质点),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最终B恰好未从木板A滑落,(A距定滑轮足够远,C离地面足够高)g取10m/s2 , 求:

图片_x0020_1460417962

  1. (1) 刚放铁块B时,A的速度大小v0
  2. (2) 木板A的长度L;
  3. (3) 放上小铁块B后,A、C组成的系统减少的机械能。

下面几个实验都用到了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

①运用装置甲完成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

②运用装置乙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③运用装置丙可以完成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

④运用装置丙可以完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1)运用装置丙完成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是否需要平衡摩擦阻力?       (填

2)如图丁为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部分,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mm,请问该条纸带是以上四个实验哪一个实验时得到的?       (填实验的代码)

3)由如图丁的测量,打C点时纸带对应的速度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3分,选对3个得4分。每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

  A.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振幅无关

  B.在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表达式F=kx中,F为振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C.在波传播方向上,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D.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同种条件下用紫光做实验比红光做实验得到的条纹更宽

  E.在单缝衍射现象中要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狭缝宽度必须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多

发现单摆等时性的科学家是(     )

A惠更斯    B伽利略   C牛顿      D亚里士多德

如图所示,两对面MNPQ平行的玻璃砖,ab两束不同颜色的平行单色光,从MN面的AB两点射入玻璃砖,从PQ面的同一点C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束光的波长关系为λaλb

  B. 两束光在玻璃砖传播的速度关系为vavb

  C. 两束光从C点的出射光线完全重合

  D. 只改变光的入射角,ab两束仍可从PQ面的同一点射出

如图所示,电子在电势差为U1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射入电势差为U2的两块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射入方向跟极板平行,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重力可忽略,在满足电子能射出平行板区的条件下,下述四种情况中,一定能使电子的偏转角θ变大的是(  )

AU1变大、U2变大    BU1变小、U2变大

CU1变大、U2变小    DU1变小、U2变小

如图所示为弹簧弹射装置,在内壁光滑、水平固定的金属管中放有轻弹簧,在其两端各放置一个金属小球12(两球直径略小于管内径且与弹簧不固连),压缩弹簧并锁定.现解除锁定,则两个小球同时沿同一直线向相反方向弹射.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

用天平测出两球质量分别为m1、m2

用刻度尺测出两管口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

解除弹簧锁定弹出两球,记录两球在水平地面上的落点P、Q.

回答下列问题:

(1)要测定弹射装置在弹射时所具有的弹性势能,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g)

A.弹簧的压缩量Δx

B.两球落点P、Q到对应管口M、N的水平距离x1、x2

C.小球直径d

D.两球从管口弹出到落地的时间t1、t2

(2)根据测量结果,可得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EP=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如果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那么说明弹射过程中两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如图两块平行金属板MN竖直放置,两板间电势差U=1.5×103 V。现将质量m=1×10-2 kg、电荷量q=4×10-5 C的带电小球从两板上方的A点以v0=4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恰好能从M板上端进入两板之间,并沿直线运动打到N板上的B.已知A距两板上端的高度为h=0.2 m, 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则              

A. 小球到达M板上端时的速度大小

B. MN两板间距d=0.3m

C. 落点BN板上端距离L=0.2m

D. 小球到达B点时动能Ek =0.15J

一条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 m/s,它要渡过一条宽为30 m的长直河道,河水流速为4 m/s,则  

A.这条船不可能渡过这条河             

B.这条船过河时间不可能小于10 s

C.这条船能够过河的最小位移为30m     

D.这条船可以渡过这条河,而且过河时的合速度可以为8m/s

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以3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25m处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

A1 s    B4 s    C5 s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