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2021年7月19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10组3颗卫星送人预定轨道,遥感三十号卫星系统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该卫星系统在距地面1100km高处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36000km,该卫星系统绕地球一周需要的时间约为( )
A . 0.02h B . 1.78h C . 3.18h D . 4.56h
伽利略在研究工作中开科学实验之先河,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下列关于伽利略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伽利略对理想斜面实验的研究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C . 伽利略为了进一步通过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首先建立了描述运动所需要的概念,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 D .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运用了逻辑推理、猜想和假说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验证了小球的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如图,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距地面不同高度的地方以不同的水平速度同时抛出两个小球。则两球(   )

A . 可能在空中相遇 B . 落地时间可能相等 C . 抛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有可能相等 D . 抛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机车在水平公路上运动,在某个过程中,合外力做了6.0×106J的功,汽车的动能增加了J,若在这个过程中,车子的初动能为4.0×106J,那车子的末动能为J。
2021年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飞船成功与中国天宫空间站实现自动交会对接。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随后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已知天宫空间站在距离地面约400千米的圆轨道上飞行(同步卫星离地高度约3.6万千米,地球半径R=6400千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神州十三号”飞船可在高轨道上加速,以实现对低轨道上的天和核心舱的对接 B . 在轨运行时,天宫空间站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 . 天宫空间站的运行速度约是地球同步卫星速度的6倍 D . 在轨运行时,天宫空间站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甲、乙间接触面也为水平,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

A . 3个 B . 4个 C . 5个 D . 6个
如下图所示,静电计与锌板相连,现用紫外灯照射锌板,关灯后,指针保持一定的偏角。

图片_x0020_937406836

  1. (1) 现用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静电计指计偏角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使静电计指针回到零,再用相同强度的钠灯发出的黄光照射锌板,静电计指针无偏转。那么,若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灯照射锌板,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填有或无)偏转。
地磁场具有“屏蔽”宇宙射线的重要作用,从太阳发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通常叫太阳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发生偏转,避免了直射地球,从而大气环境得到保护,生命才能够存在。如图所示为地磁场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请根据你对地磁场的认知,在图中直线OO'两侧分别用箭头“/”标出地磁场的方向;
  2. (2) 假设宇宙射线均直射地球,则南北两极和赤道附近相比,哪个区域地磁场对宇宙射线的“屏蔽”作用更强?请简要说明理由;
  3. (3) 若在北半球某处平行于地面沿南北方向放置一根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从北向南,试分析该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
如图所示是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电源的电动势为6.0 V B . 电源的内阻为12 Ω C . 电源的短路电流为0.5 A D . 电流为0.3 A时的外电阻是20 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阴极射线和β射线都是电子流,它们的产生机理是一样的 B . 牛顿环是光的干涉现象 C . 观察者向靠近波源的方向运动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小于波源的频率 D . 车站、机场安全检查时“透视”行李箱的安检装置利用的是射线
以下关于速度的大小和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B . 平均速度的大小大于等于平均速率 C . 瞬时速度的大小小于等于瞬时速率 D . 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布朗运动是大量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的引起的,是大量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产生的结果.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有关.

一列车以恒定速率 在水平面内做半径 的圆周运动。质量 的实验员坐在列车的座椅上相对列车静止。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推算出实验员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 ,向心加速度大小 ,所受合力大小 。(结果均用分式表示)

如图所示,在高速公路某处安装了一台500万像素的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准确抓拍超速车辆以及测量运动车辆的加速度.若汽车距测速仪355m时刻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当测速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恰好停止,此时汽车距测速仪335m,已知声速为340m/s

1)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若该路段汽车正常行驶时速度要求在60km/h110km/h,则该汽车刹车前的行驶速度是否合法?

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图线如图所示(    

A、在0---秒内,外力大小不断增大

B、在时刻,外力为零

C、在---秒内,外力大小不断减小

D、在---秒内,外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受力为F,那么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是(    

    A E=             B  E=      C E=Fq      D 无法确定

                                                                                                                          

三个力同时作用于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上,其中F1=3NF2=4NF3=2NF1F2的方向总保持垂直,F3的方向可以任意改变,则物体的加速度不可能是()

    A             4 m/s2              B 5 m/s2           C 2 m/s2    D 1 m/s2

为了解决高楼救险中云梯高度不够高的问题,可在消防云梯上再伸出轻便的滑杆。被困人员使用安全带上的挂钩挂在滑杆上、沿滑杆下滑到消防云梯上逃生。通常滑杆由AOOB两段直杆通过光滑转轴在O处连接,滑杆A端用挂钩钩在高楼的固定物上,且可绕固定物自由转动,B端用铰链固定在云梯上端,且可绕铰链自由转动,以便调节被困人员滑到云梯顶端的速度大小。设被困人员在调整好后的滑杆上下滑时滑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被困人员可看作质点、不计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已知AOL1= 6mOBL2= 12m、竖直墙与云梯上端点B的水平距离d= 13.2m,被困人员安全带上的挂钩与滑杆AO间、滑杆OB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为了安全被困人员到达云梯顶

B点的速度不能超过6m/s,取g=10m/s2

1)现测得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此时A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多少?分析判断这种条件下被困人员滑到B点是否安全。(

2)若云梯顶端B点与竖直墙间的水平距离保持不变,求能够被安全营救的被困人员与云梯顶端B的最大竖直距离。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但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现将F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力F1和竖直向上的力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是物体对水平面的摩擦力

    B  F2是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C  F1与水平面给物体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F2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该多用电表有___________个电阳档,红表笔接___________(选填A或B),该同学选择多用电表的×1Ω挡测量一电阻R2的阻值,正确操作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指针情况,则电阻Rx的阻值约为___________Ω。

(2)为了精确测量该电阻Rx的阻值,该同学从实验室选取了下列器材:
A.电流表A1(0~4mA、内阻r1=1Ω) B.电流表A2(0~10mA、内阻r2≈5Ω)
C.滑动变阻器R(0~5Ω) D.定值电阻R0(阻值为9Ω)
E.电源E(电动势2V、有内阻) F.开关、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要求调节范围尽可能大,在方框内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___________ (用器材符号表示)。

②用I1、I2分别表示电流表A1、A2的示数,该同学通过描点得到了如图所示的I1-I2图像,则该电阻Rx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