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图片信息题:

图一:南昌起义

图二:井冈山会师

  1. (1) 图一和今天的哪个节日有关?
  2. (2) 图二中的井冈山会师后建立了哪支队伍?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会师后,毛泽东开辟出一条什么道路?
  4. (4) 从图一到图二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事件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对新疆的争夺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03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00004

材料三:

图片_x0020_412055589

  1. (1) 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指的是哪个战争?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是源于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2. (2) 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两幅地图,两次战争后,开放通商口岸或商埠在地理位置分布上有什么变化?并概括材料二中“条约”的影响。(两点即可)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两幅图蕴含的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我国1840年到20世纪初社会发展的主要线索。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所说的长技在当时不包括(  )
A . 火车 B . 飞机 C . 珍妮机 D . 蒸汽机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共产党与以往任何政党都不同,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她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请回答:

  1. (1) 中共一大是哪一年在哪里召开的?中共二大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八七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几次武装起义?探索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3. (3) 长征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
A . 宋教仁被刺 B . 段祺瑞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 袁世凯称帝 D . 张勋拥溥仪复辟
“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中提出的响亮口号。一百多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虎门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    )
A . 左宗棠 B . 魏源 C . 林则徐 D . 邓世昌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最早对中国进行瓜分的是哪个国家?(    )
A . 德国 B . 英国 C . 法国 D . 俄国
“口号”在一定程度上反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最能反映出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
A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 . “废除二十一条” C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 . “实业救国”
日军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由华中抽调兵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实施“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与这一“打击”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台儿庄战役 C .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 百团大战
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 1915年,赵某夫妇分别穿着中山装和旗袍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B . 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C . 慈禧太后逃离北京后打电报给李鸿章让其到北京同八国联军谈判 D . 洋务运动期间剪辫、易服和停止缠足使我国社会习俗开始有较大改观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历史史实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划“正确”,错误的划“错误”。
  1. (1)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 (2)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3. (3) 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加剧了清政府统治的危机,也促使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4. (4) 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再次洗劫北京
  5. (5)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史实告诉我们:中国各阶级为了救国救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
发展资本主义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可逆转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大都有离异和回归两种倾向。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和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

——章开沅《离异与回归》

材料二:资本主义制度不是在政治真空中发展起来的,恰恰相反,资本主义的出现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支持。英国和荷兰授予一些股份公司特许经营权,允许他们为了商业目的前往远离本土的地方进行探险,征服和殖民。事实上,帝国主义的扩张和殖民地统治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欧洲商人因此才能获得自然资源,从而有效地通过运输网将商品运往各地。

材料三: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1912~1919年,中国新建工矿企业470多家,资本近1亿元,再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共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民国以前40多年的总和。

  1. (1) 说出材料一中“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指代的历史事件。写出与这一事件有关的代表人物一例。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一事件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影响。
  2. (2) 概括材料二中英国和荷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举措。据材料二分析其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条件。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太平天国后期,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写成《资政新篇》的领导人是(    )

A . 洪秀全 B . 洪仁玕 C . 韦昌辉 D . 杨秀清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里的“政治制度”应理解为(    )
A . 宣传马克思主义 B . 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C . 在思想领域里开展新文化运动 D . 建立无产阶段政权
1842年8月《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白银2100万两。
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出(   )
A .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 .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 .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 .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要研究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第一首历史资料,下列刊物中你首先应该查阅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6 B . 图片_x0020_100007 C . 图片_x0020_100008 D . 图片_x0020_100009
孙中山先生于民国14年3月12日逝世换算成公历,应为公元年(    )

A . 1924 B . 1925 C . 1926 D . 1927
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出民权主义(  )
A . 驱除鞑虏 B . 恢复中华 C . 平均地权 D . 创立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