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上海,见证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的耻辱与抗争,落后与发展。学校利用暑假组织同学们前往上海进行了一次研学旅行,请你参与进来,完成相关任务。
资料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
资料二:
资料三:1919年6月4日,北京学生被大批逮捕的消息传到上海。4日下午,学生们纷纷上街游行示威。6月5日,上海的日资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的工人首先罢工,揭开了上海大罢工的序幕。当日,商人也进行了罢市,学生进行罢课,与罢工工人结成统一战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罢”斗争。……工人阶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开展了大规模的政治罢工,对运动的发展和最终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访旧址,重温峥嵘岁月】
①到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参加了遵义会议
③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 ④指挥红军四渡赤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近代中日关系简表
——根据岳麓书社初中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 “在历史和领土着两个原则问题上,没有妥协的余地。”王毅强调,如果日本某些人要执意为当年的侵略历史翻案,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也都绝不会容忍和姑息。王毅指出,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唐招提寺是谁设计和建造的?日本遣唐使回国后推动了哪次重大社会变革?
(2)完成材料二表格中的空格处内容。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古代和近代中日关系的阶段特征。
(4)根据材料三指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材料四中我国立法确立“纪念日‘’和‘’公祭日"的意义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③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①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
③摆脱了封建制度的阻碍
④海外华侨竞相投资
①民权 ②民主 ③科学 ④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