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失败原因不包括()
A . 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变 B .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 . 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被转让给日本 D .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在中国(  )
A . 封建统治的结束 B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 . 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D . 君主立宪制的破产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一座重要的“民族丰碑”。“民族丰碑”是指(    )
A .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 结束了封建帝制 C . 推翻了封建制度 D . 实现了革命目标
20世纪初,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青年杂志》而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该历史人物是(   )
A . 康有为 B . 梁启超 C . 胡适 D . 陈独秀
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其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某校为了纪念戊戌变法120周年,开展了一场历史知识竞赛活动。其中有一道题目问:“领导戊戌变法的人物是谁?”答案应该是(    )
A . 康有为、梁启超 B . 孙中山、黄兴 C . 陈独秀、李大钊 D . 曾国藩、李鸿章
臂章再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历史。其佩戴时间应该是(    )

A . 1938年 B . 1939年 C . 1940年 D . 1941年
近代中国出版业引领着时代思潮。

材料一  1860-1899年洋务书局出版的部分西方著

著作

《金石识别》

《决疑数学》

《万国公法》

《星柖指掌》

《富国策》

内容

第一部介绍西方矿物学论著

第一部介绍西方概率论专著

第一部西方国际法中译本

第一部外交学中译本

第一部资产阶级经济学译本

——摘编自熊月之(西学东新与晚清社会)

材料二  商务印书馆百年大事记(部分)

序号 时间 内容
1901年 张元济提出“扶助教育”的创业志向,引导国民进步
1904年 《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出版并被全国各地的学堂采用
1905年 发行严复编译的《天演论》,后再版20余次
1912年 编译《世界共和国政要》,介绍共和制度和思想
1919年 编印我国第一部白话文教科书
1937年 设总管理处于长沙,编印《战时常识丛书》《抗战丛刊》等

示例:

主题

序号

说明

商务印书馆推动思想解放

介绍、宣传了西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起到了思想启蒙和解放的作用

主题1

序号

说明

主题2

序号

说明

商务印书馆促进教育发展

   

商务印书馆

适应时代需求

   

材料三  中华书局创立之初就以出版适合共和使用的教科书为目标,辛亥革命后陆续出版中小学《中华教科书》70余种。创始人陆费逵说:“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大些。“

——摘编自王建辉《近现代时期中华书局的文化意义》

材料四 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边区政权,克服当地简陋的物质生产条件,在战争环境下建立起印刷与新闻出版机构,服务于本区域的政治经济活动和对敌军事斗争,晋察冀新华书店、太岳新华书店等一些以区域地理位置命名的新华书店,成为各根据地和边区开展出版活动的中坚力量。

——摘编自吴永贵等《从书目出发的中国共产党“笔杆子“史》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西去译著的出版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 (2) 选取以下一个主题,用材料二中的一项史实进行说明。(仿照示例完成)
  3. (3) 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在经营理念上的共同之处。
  4. (4) 依据材料四,说出抗日根据地出版业的特点。
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应该是(    )

A . 《北京条约》 B . 《瑷珲条约》 C . 《尼布楚条约》 D . 《南京条约》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 . 四渡赤水 B . 强渡大渡河  C . 飞夺泸定桥   D . 翻雪山过草地
护国运动中,最早宣告独立的省份是(    )
A . 广西 B . 云南 C . 江西 D . 广东
这是某次战役的主要战绩表,你知道这次战役的名称吗(    )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摧毁据点

1800多次

2.5万多人

2000多公里

大量

A . 平型关大捷 B . 台儿庄战役 C . 百团大战 D . 卢沟桥战役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被糊的屋子叫清朝封建统治,被糊的材料是( )
A . 西方先进科技 B . 君主立宪制度 C . 民主共和 D . 君主专制
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材料一: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材料二:最初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中国革命与俄国一样,无产阶级要实行大罢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论断,由此,共产党人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但这时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暴动,都先后失败。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进行游击战争和武装割据的方式。

——摘编自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业绩

历程

相关史实

伟大历史贡献

第一个光辉历程

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等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人民民主

第二个光辉历程

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①    

为新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础

第三个光辉历程

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材料四: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包括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①井冈山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抗美援朝精神

④抗疫精神

请回答:

  1. (1) 从材料一中任选一幅作品,介绍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历程并谈谈你的认识。
  3. (3) 依据材料三,将表格补充完整。
  4. (4) 请从材料四中任选其一(示例除外),仿照示例,写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体现的精神内涵。

    示例:井冈山精神

    相关事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精神内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中国直接发动武装侵略的是(    )

A . 英俄联军 B . 英美联军 C . 英法联军 D . 美法联军
下图中几位人物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    )

A . 中国同盟会会员 B . 新文化运动主将 C . 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 D . 中国共产党党员
小李同学在参观博物馆时,发现某件文物上标有“民国16年”。如果换算成公元纪年,应是 (     )
A . 1927年 B . 1928年 C . 1926年 D . 1937年
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题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

A . 虎门销烟 B . 鸦片战争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
2015年1月,中国海军访问英国。有英国网友感慨道:“三艘巨大的军舰……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记得我们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点,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

A . 北平 B . 南京 C . 武汉 D .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