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对同类历史事件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推动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②都实现了社会转型

③都反对封建统治

④都与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有关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一设想主要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    )
A . 国共合作 B . 民族主义 C . 民生主义 D . 民权主义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 .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 . 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 . 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 . 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

图片_x0020_2051060146 图片_x0020_100002

A . 1924年 B . 1925年 C . 1926年 D . 1927年
大河流域孕育了人类早期文明。公元前3500年出现在尼罗河流域的文明是(  )
A . 古埃及 B . 古代印度 C . 古巴比伦 D . 古代中国
以下表中信息能够得出李鸿章(    )

1865年

李鸿章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80年

李鸿章设天津电报总局,同时设立电报学堂,并于次年架起了天津至上海间的电线

1888年

在李鸿章的努力下,天津水师武备学堂的教习及学生获准和上海广方言馆的学生一起参加顺天乡试

A . 重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 B . 全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 . 培养了第一批近代化知识分子 D . 是洋务派中最杰出的代表
武昌起义之于辛亥革命的意义,就如南昌起义打响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读“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回答:

(1)说一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GDP增长率升幅最大的是哪两个时间段?
(2)请分别概括出现上述两个GDP增长率升幅最大的时间段的关键因素。
(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持GDP的平稳增长?

1945年10月,被日本统治50年之久,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

A . 东北三省 B . 辽东半岛 C . 内蒙古 D . 台湾
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难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年代

学堂名称

类别

1862

京师同文馆

外语

1866

福州船政学堂

军事

1876

福州电气学堂

科技

1880

天津北洋电报学堂

科技

1887

广东水陆师学堂

军事

材料二:

材料三: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他入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了大量具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四:维新运动绝不能算作是完全的失败。从一开始,它的下面便是一阵思想的巨浪。当1895年以后的政治活动展开时,它所唤起的感情和注意力反过来又加深和扩大了这阵巨浪。结果,尽管维新运动没有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李鸿章认为中国比西方落后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他所在的派别掀起这场运动有何重要地位
  2. (2) 结合材料二漫画内容及相关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维新派宣扬变法的方式。
  4. (4) 根据材料四,说说戊戌变法的主要意义。
  5. (5)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采取的行动是(   )
A . 开辟中国市场,输入鸦片 B . 扩大资本输出 ,改变贸易不利局面 C . 再次发动战争,扩大侵略权益 D . 迫使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1842年,中英签订《》,规定清政府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年,中国政府收回包括香港岛在内的所有香港地区。
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这三十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     )
A . 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 B . 发展近代工业,抵御外侮 C . 引进先进技术,兴办民族工业 D . 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惯
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
A . 救亡图存 B . 巩固清朝统治 C . 向西方学习 D . 发展资本主义
1945年,中共新党章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的思想一一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哪次会议的决议(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二大 C . 中共三大 D . 中共七大
被中国知识分子称为“新世纪曙光”的事件是(   )

A .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 . 洋务运动 C . 三民主义的产生 D . 武昌起义的胜利
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当时,这种“斗争”主要集中在(    )

A . 建设什么性质的国家之争 B . 统一战线是否继续存在之争 C . 国共两党的关系之争 D . 国民党同民主党派领导地位之争
下列属于五四运动口号的是(  )

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星和“八一”二字图案。其中,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那么,“八一”二字纪念的是(    )

A . 武昌起义 B . 北伐战争 C . 南昌起义 D . 秋收起义
1905年10月20日一份报纸的发刊词上写道:“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日民族,日民权,曰民生。”下列关于这一报纸表述正确的是(    )
A . 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 B .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C . 创办于新文化运动期间 D . 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