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甲午中日战争中,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 
A . 左宝贵 B . 徐邦道 C . 邓世昌 D . 叶志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下诏故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材料二:1898年6月,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吏。

材料三:

  1. (1) 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其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变法的哪些内容对封建势力冲击最大?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谁英勇就义的情境?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下表是我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部分表述。由此,可以推断出(   )

1912年

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38年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国难时期教育宗旨》

拥护国家领土主权之完整,并尽力实施切合国难时期需要

之教育,即着重于抗战与建国并行的教育方针。

1958年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等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A . 教育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B . 教育目标都注重德育和传统文化 C . 教育目标的制定反映了时代的需求 D . 建国前我国教育水平较低
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其突出的贡献是(  )
A . 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 B .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 . 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D . 领导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下列毛泽东诗句中,描述如图历史事件的是(  )

A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 .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概而慷 D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014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栏目组记者采访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问他们敬佩的历史名人是谁,并说明理由,请你选出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

A .  孙中山——领导北伐战争 B . 李大钊——参加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 C . 张学良——主持重庆谈判革 D . 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右图这根小竹竿是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内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它虽然只有一米多长,却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3省88个城镇的地名,生动描绘了支前英雄唐和恩(莱阳市西陡山村人)和浩浩荡荡的胶东支前民工支援解放战争的路线图。下面与材料描述不相符的是  (    )

A . 由材料判断唐和恩支援过淮海战役 B . 人民群众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 . 所支援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D . 所支援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天安门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百年以来,天安门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史,英雄史和奋斗史。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耆英、伊里布代表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的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当消息传到京城,道光皇帝在天安门仰望夜空,“负手而行,一夜未尝暂息…顿足长叹”。他只能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在历史上留下屈辱可悲的一页。

材料二: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安门广场被当成了入侵者屯兵耀武之地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皇宫占领仪式。

材料三:1919年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最早到达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1. (1) 材料一中“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屈辱可悲的一页”给中国的社会性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八国联军在侵华过程中遭到哪一民间团体组织的阻击和抵抗?这场战争结束时,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凌,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首先是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
A . 曾国藩 B . 李鸿章 C . 奕䜣 D . 左宗棠
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 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B .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 .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 .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
A .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B .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 . 实现共产主义 D .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下列不符合“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这一主题的史实是(   )
A . 洋务运动 B .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C . 戊戌变法 D . 新文化运动
如图是孙中山的题词。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完成北伐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訢等请购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剿灭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海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请回答:
(1)“恭亲王奕訢等请购外洋船炮”的目的是什么?(请直接摘抄原文)
(2)材料一中的主张代表了哪一政治派别的意见?在地方上有哪些代表人物(举一例即可)?
(3)材料二中的两企业是在什么口号下兴办的?你还知道哪个民用企业?

2010年“两会”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医疗改革、教育公平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

A . 李鸿章 B . 孙中山 C . 毛泽东 D . 邓小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假设孙中山发朋友圈:

   

请回答:

  1. (1) 分析孙中山先生的第一条“朋友圈”,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什么新团体?该团体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这个团体的性质是什么?
  2. (2) 分析孙中山先生的第二条“朋友圈”,1912年1月1日,他在南京宣告了哪一个政府的成立?该政府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哪一部法律?
  3. (3) 分析孙中山先生的第三条“朋友圈”,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是什么态度?蔡锷说大家伙一起讨伐袁贼指的是什么事件?
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③割香港岛给英国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A . ③②①④⑤ B . ③②④①⑤ C . ③④①②⑤ D . ③⑤②④①
李鸿章曾经说过,“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为了解决火器落后的问题,李鸿章创办了(    )
A . 轮船招商局 B . 湖北织布局 C . 开平煤矿 D . 江南制造总局
下图所示情景发生在(    )

1946年7月5日,一个女学生在火车上贴了一条标语:美炸弹现在正在杀害中国人

A .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B . 抗日战争时期 C . 解放战争时期 D . 抗美援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