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又一次的幻灭——昙花一现的“现代化” (图一)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 (图二)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身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谋国事。 (图三)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请在上述图文启发下联系历史,回答问题:    (1)具体解释“已成定局的悲剧”和图片一暗喻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为什么说上述历史事件是一场“现代化”运动?    (3)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    (4)图三释文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酌字“画上了‘休止符’……”,这里的深层次含义何在? 答案: 参考答案: (1)甲午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公车上书,推动维新运动兴起。 (2)政治上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文化上学习西方科技,挽救民族危机。 (3)封建顽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4)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现代化探索并未终止,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继续探索。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