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到1948 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到了土地。得到土地的农民纷纷表示“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材料主要说明了(    )
A .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的领导地位    B . 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保障    C . 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是政府的腐败    D . 土地改革使新生的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在20世纪初的上海,人们可以做到的事是(   )
①看《申报》②坐火车③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④拍电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对下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357480733

A . 这场运动在上海爆发 B . 运动是由学生最先发起的 C . 运动后期的主力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 D . 这场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鲁迅是绍兴的“金名片”。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为了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而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 . 《狂人日记》 B . 《故乡》 C . 《阿Q正传》 D . 《孔乙己》
将下列内容进行搭配

①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A京师大学堂

②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B京张铁路

③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C《申报》

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D《狂人日记》

⑤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              E《奏定学堂章程》

⑥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F中国同盟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图一鸦片战争穿鼻海战  图二甲午战争黄海激战  图三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材料二: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1. (1) 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其中任意一幅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2. (2) 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我国悲惨的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今棘手的问题也是海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 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地侵略中国。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及其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材料一: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⑵ 与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⑶ 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 “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件?由“藩篱尽撤”你会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
(4)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争端?

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

A . 推翻封建专制 B . 发展资本主义 C . 挽救国家危亡 D . 引进西方学说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 (1)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战争”名称及“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地点,分析此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与材料二“迫来狂潮”之间的关系。
  2. (2)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灭洋”这一口号在哪一事件中表现最为突出?据材料二,列举“民族对抗意识的强化”的具体表现。
  3. (3) 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中所占的比重,该数据反映出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4. (4) 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表明中国建成什么性质的国家?
  5. (5) 综上所述,归纳近代中国能够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条件。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揭示了20世纪初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状况。对下表中国近代教育迅猛发展合理的解释是(  )

时间(年)

图片_x0020_100011 新式学堂总数(所)

学生总数(人)

1902

35787

1006740

1906

59117

逾160万

1912

82272

293387

A . 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了民众觉醒 B . 废除科举制切断士人的传统仕途 C . 辛亥革命成功实现近代教育转型 D . 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1858年的中俄《瑷珲条约》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俄国。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由此可见,第二次鸦片战争(    )
A . 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 B . 使中国的海关主权受损 C . 毁坏中国的文化 D . 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
请举出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涌现的代表我国思想潮流的刊物各一例。
  1. (1) 体现维新变法思想的刊物。
  2. (2) 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刊物。
  3. (3) 以“民主”“科学”为核心思想的刊物。

如图,清末民初,在国际上被视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是(  )
                          

A . 丝绸服饰 B . 唐装 C . 满族服装 D . 中山装
南京大屠杀屠杀我中国同胞(  )


A . 15万 人 B . 20万人 C . 30万人 D . 35万人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 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 . 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 .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D . 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叶挺独立团夺取汀泗桥

③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④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④①③ D . ③①④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

——蒋介石1937年庐山谈话

材料三:危机一发,万不能坐以待毙。

——1937年7月24日北平24位教授通电

  1. (1) 材料一为何时何组织的通电引文?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布的?通电表明了什么态度?
  2. (2) 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反映了当时什么社会现状?
  3. (3)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日态度基调上有什么区别?
  4. (4) 在此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钟南山院士曾谈到: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下列事件能证明“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的事件是(   )
A . 义和团运动 B . 武昌起义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
A . 维新与变法 B . 民主与科学 C . 自由与平等 D . 自强与求富
“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中国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这里的“转折”是指(  )

A .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 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