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下列史实属于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是(    )

A . 戚继光抗击倭寇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 康熙帝反击沙俄 D .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下列历史人物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新疆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有(   )
①林则徐    ②乾隆皇帝    ③李鸿章    ④左宗棠    ⑤曾纪泽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②④⑤ D . ①④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创建人民军队、坚持领导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之一。

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8月上旬,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并设总指挥部。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材料三:(解放战争时期)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中央军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实施战略反攻,把战场开辟到国民党统治的地方去。……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后,经过一年的内线和外线作战,使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据《中国历史》(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整理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描绘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 (2) 依据材料二,红军改编表达了共产党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诚意,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 (3) 依据材料三,人民解放军揭开全国战略反攻序幕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什么?战略决战中发动的三大战役名称分别是什么?
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 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 . 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 . 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D . 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人士为争取民族解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材料一:

卡片A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卡片B

    康有为等主张设议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训练新式军队等。

卡片C

江南制造总局

卡片D

一场思想文化补课

材料二: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

外交大事

1917年

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

1918年

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

1919年

参加巴黎和会,中国收回利权的要求遭拒绝

材料三: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 (1) 根据卡片A反映的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完成下表。

    类别

    内容

    政治

    教育

    废除旧式教育,发展新式教育

    社会生活

  2. (2) 卡片B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所提的主张中,哪一个没有在法令中体现?
  3. (3) 卡片C中的企业是在哪场运动中创办的?该工业体现了这场运动倡导者提出的什么口号?卡片D指的是什么事件?
  4. (4) 请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给卡片A、卡片B、卡片C、卡片D排序(填写字母即可)

  5. (5)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社会引起了什么事件?
  6. (6) 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下列符合下面材料中“基本任务”的军事行动是(  )

A . 挺进大别山 B . 发动辽沈战役 C . 解放北平 D . 解放南京
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去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  )

A . 汉阳铁厂 B . 轮船招商局 C . 湖北织布局 D . 江南制造总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其意义重大。在上海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肖林看来,这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国家战略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的积极尝试。  
——《人民日报: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引领开放新格局》
材料二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视察上海时的讲话》
材料三 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浦东,以上海市十二分之一的面积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和四分之一的外贸出口o浦东GDP12年增长了18倍,人均GDP从1990年的不足1000美元上升到去年的7700美元。
——《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当年,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3)上海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中曾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据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你认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与近代中国上海的开放有何根本不同? 自贸区的设立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毛泽东曾说:“严格来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已经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②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③五四运动让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

④五四运动促进了革命理论和工人运动相结合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这首江西民谣中的“会师”指的是(    )
A . 井冈山会师 B . 吴起镇会师 C .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D . 甘孜会师
材料: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摘自《胡主席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上的讲话》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 ,“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哪些事件?
(2)列举“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的自救活动(至少三项)?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的历史功绩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由谁承担?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 兴中会 B . 华兴会 C . 光复会 D . 中国同盟会
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图片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 国共合作的产物 B . 蒋介石担任校长 C . 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D . 1949年底迁到台湾,1975年在大陆招生
下列事件中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
A . 红军强渡大渡河 B .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 C . 红军四渡赤水 D . 遵义会议的召开
“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某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五四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下图反映了列强侵华的史实。圆明园曾是座优美的皇家园林,园内景色如画,珍藏着无数的珍宝。但今天的圆明园只留下一片段壁残垣。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这是____侵华的罪证。( )

A . 美国 B . 英法联军 C . 八国联军 D . 日本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之梦]

材料一:同治三年(1864 年),李鸿章写信给恭亲王和文祥说;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耐亦可集。

[立宪救国之梦]

村料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远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共和道路之梦]

材料三: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思想风暴之梦]

材料四: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在当时的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中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影响。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推行孔教,掀起了一股文化逆流。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从对辛亥革命的反思中认定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号召人们进行思想解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同时也没有和群众运动紧密结合,但它仍然不失为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 (1) ①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认为中国要自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②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
  2. (2) ①材料中“归于失败”的改良派发起的政治运动指什么?②这件政治运动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的?③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④改良派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 (3) ①根据材料三,说出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历史功绩。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 (4) ①在新文化运动中这些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哪两大口号?②其最重要的阵地是什么?
  5. (5) [寻找规律之梦]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民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 中国是封建的落后国家 B .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C . 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D . 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
A . 制定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B . 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 . 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 .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下面所示是1842年至1901年间中国近代史上的三项条约,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A . 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过程 B . 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C .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