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图示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 国共十年内战的主要进程 B .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 .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历程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 . 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B .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C .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D . 新思想的普及教育活动
【民族追梦之路】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数的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了中国梦。阅读以下材料:

【碎梦】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追梦】

材料二: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A组:“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B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圆梦】

材料三:“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新中国胜利,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实行了三大改造;为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进行了改革开放;现在,全国人民正朝着实现中国的腾飞梦前进……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

  2. (2) 材料二A组材料中“这场战争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3. (3) 材料二B组材料体现了谁的思想?除民权主义外,三民主义还包含哪两方面内容?

  4. (4) 据材料三,简要谈谈上述几个“梦”之间的联系。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领导全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一步步历史的跨越,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中国共产党人用钢铁般的意志书写着中国近代史的辉煌篇章。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开天辟地                图2 开国大典
材料二:一条路自井冈山延伸,蜿蜒曲折,在伟大理想和信念的指引下,一步步走向胜利。
材料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就是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哪两个历史事件?两者之间有何联系?
(2)材料二中提出的“一条路”是指一条怎样的“道路”?
(3)结合材料三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分别开始于哪一年?取得了什么战争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 . 中央革命根据地 B .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C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 .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于哪一年月从什么地出发,开始长征,到哪一年几月到达什么地与陕北红军胜利回师。
②哪一年几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什么地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③ 哪一年几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图中什么地胜利回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④请你看示意图,数数红军长征走过多少个省?渡过了哪几条江河?

1840年至1901年的六十余年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1. (1) 请写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

  2. (2) 在19世纪中期的侵华战争中,侵吞我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此次战争后,一些较为开明的清朝官员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谁?(任意列举两个)请写出这场运动的口号。如何评价此次运动?

  3. (3) 哪一次战争签订的什么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在此次战争失败后,国内出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什么改革运动?

  4. (4)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是什么?请写出此条约内容中最能证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的依据?

  5. (5) 近代中国屡遭西方列强欺凌,学习这段历史,你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下面是中国第一首白话诗,诗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A . 李白 B . 林则徐 C . 洪秀全 D . 胡适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中联系最紧密是(    )
A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中国曾爆发了一场“推翻军阀,统一中国”的革命战争,这场革命战争是(   )

A . 北伐战争 B . 武昌起义 C . 秋收起义 D . 抗日战争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
A . 民主共和 B . 民主科学 C . 实业救国 D . 变法图强
回答“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有关问题。
(1)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谁?
(2)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请你列举出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个。
(4)有人认为洋务运动采用大机器生产,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值得肯定。你同意哪一看法?请说明理由。

“截断宿蚌路,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对敌人进行“中间突破”,加以各个就地歼灭”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了(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晚清似乎出现了重新振奋的新气象。社会的相对稳定、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升、新式海军的建成等,给当政者及相当一批人造成中兴之感。”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
A . 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B . 倡导实业救国 C . 终极目的是完成国家转型 D . 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黄叶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百年史笔话英豪──近代风云人物》的墙报。邓世昌的英雄事迹应当归入下列哪一栏目(    )

A . 禁毒先驱 B . 农民领袖 C . 甲午英烈 D . 变法志士
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秋收起义 B . 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C . 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五四运动、武昌起义
“……条约签订之日是台湾遭日本侵据统治的悲情岁月的开始,也是台湾人民坚决奋起,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间断抗争的开始。”材料中的“条约”是指(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教育可以改变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面貌。

材料一:英国初等教育伴随着工人阶级的斗争而发展,为缓和阶级矛盾,英国给予了工人一些受教育的权利。19世纪下半叶,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技术革新要求工人受到更多的教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逐渐与英国开展经济竞争,工人运动也日益激烈。1870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进行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1876年教育法规定,家长有义务送子女入学。1880年教育法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龄定为5-10岁。1891年教育法规定实施免费初等教育。1899年教育法又将义务教育的年龄提高到12岁。到1900年,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

材料二:自明治维新以来大为兴办小学教育,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近代思想水准的不断提高,小学教育日益普及,就学率不断上升。1873年小学就学率只有28.1%,1890年达到50%,到1905年达到96%。1919年以后均为99%。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不足半个世纪就实现了国民教育的普及,对资本主义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材料三:在维新派中,严复是中国最早的较系统地介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先驱人物。他创办了北京通艺学堂、上海复旦公学等学校,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年。他翻译了斯宾塞的《德育、智育、体育》-书,译名为《劝学论》。他是首先在我国传播西方资本主义德、智、体三育并重教育的维新主义者。严复认为改良中国的社会,自强图存,保种保国,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日鼓民力、二日开民智,三日新民德”,就是要使国家三强:“血气体力之强、聪明智虑之强、德行仁义之强”。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政府为什么要改善初等教育状况?
  2. (2) 根据材料二可知,日本在哪一时期开始大力普及国民教育,什么时候基本实现?日本普及国民教育起到什么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叙述严复在中国近代文化教育领域的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中华民国宪法》 C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 《中华民国约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造成中国近代史时期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达50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瑷珲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马关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