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淮海战役中,华东解放区共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由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民心向背是战争成败的关键 B . 淮海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 C . 共产党的实力远强于国民党 D . 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A . 民主、科学 B . 民族、民权、民生 C . 自强、求富 D .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 (1)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处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
  2. (2) 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英雄事迹。
  3. (3)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 (4) 谈谈你印象中的长征精神。
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漫画《在中国的战争》,当中用德文写道:我们团结在一起不停地鞭打他。漫画反映的战争导致(    )

A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D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丁同学在学习中国与某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关系(     )

 


A . 美国 B . 德国 C . 英国 D . 日本
近代史上,英国打开中国大门主要借助了鸦片、商品、炮舰。其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

A . 商品、鸦片、炮舰 B . 鸦片、商品、炮舰 C . 商品、炮舰、鸦片 D . 炮舰、商品、鸦片
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英国有关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美国独立战争   ③印度民族大起义   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③④
《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中,反映孙中山试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使劳动者摆脱贫困的是 (   )
A . 民生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主主义 D . 民族主义
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6月,为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上海工人罢工,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图二:随着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工人阶级接受了先进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要求成立能领导本阶级斗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确立了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 (1) 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 (2) 今天是2019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她已走过了九十八年的光辉历程。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哪一年?
  3. (3) 根据以上图片内容,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按歼敌人数多少排列三大战役应是(   )
①辽沈战役  ②平津战役  ③淮海战役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① C . ①③② D . ③②①
洋务派认为:“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 对洋务派的认识评价正确的是(    )

A . 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 . 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 . 改革政治体制,强兵富国 D . 革新思想文化,以夷制夷
戊戌政变时,慷慨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   )

A . 康有为 B . 邓世昌 C . 梁启超 D . 谭嗣同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从这份揭帖中你可以得出关于义和团的哪些信息?(  )

①兴起的背景   ②“扶清灭洋”的口号   ③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④盲目排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从广东出发的北伐战争取得重大成果是(    )

A . 推翻了满清帝制     B . 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 C .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 赢得了民族独立
林则徐曾预言:俄罗斯终将成为中国的心腹大患。能印证其预言的是沙俄曾经(    )
A . 占领香港岛 B . 火烧圆明园 C . 割占台湾 D . 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文献中的历史】“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

    ——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阴(1855年)

    “责难朝鲜”发生于哪一年?“责难朝鲜”之后日本更大的企图是什么?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日本的侵略野心。

  2. (2) 【诗歌中的历史】致远披火愿同死,直撞敌舰敌惊慌。官兵俱随邓世昌,沉入碧海英气扬;为存实力李鸿章,令舰躲入威海港。孰知国土沦陷后,反作倭贼手中羊。

    守将溃逃丢旅顺,两万居民尽屠亡。清廷几度调兵将,指挥不力不能挡。

    ——岳明阔《吊甲午战争》

    举出诗歌中提到的一位民族英雄及与其有关的战役。

  3. (3) 材料中提到的导致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4. (4) 【图表中的历史】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舰队力量对比表

    战舰

    吨位

    火炮

    鱼雷发射管

    平均航速

    日军

    12

    40840吨

    268门

    36具

    16.4节

    清军

    12

    34466吨

    195门

    27具

    15.1节

    阅读《黄海海战中日双方舰队力量对比表》,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5. (5) 图1和图2分别是哪个条约开辟的通商口岸?与图1对比,图2中列强侵华有何变化?
  6. (6) 【漫画中的历史】

    上述三幅时政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请用简洁的语言阐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下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 . 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B . 日军突袭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 C . 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 . 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材料中的“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指谁?

  2. (2) 材料中为显示 “救国之梦”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3) 在实现“建国之梦”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这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4. (4) 材料中使我国实现了“强国之梦”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 (5) 为实现“我的中国梦”,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会怎么做?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 兴中会 B . 华兴会 C . 中国同盟会 D . 光复会
以下不属智人转化为现代人的要素的是(    )

A . 直立行走 B . 学会说话 C . 使用工具 D . 学会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