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蒋介石1937年庐山谈话材料三:危机一发,万不能坐以待毙。——1937年7月24日北平24位教授通电 (1) 材料一为何时何组织的通电引文?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布的?通电表明了什么态度? (2) 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反映了当时什么社会现状? (3)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日态度基调上有什么区别? (4) 在此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答案: 1937年7月8日,中共抗日通电。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向中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通电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和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诚意。 武装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映了当是中日民族矛盾尖锐,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中,解决矛盾退居其次的社会现状。 中共坚决,蒋介石尚存疑虑,犹豫不决。 国民党发表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建立,全民族抗战开始。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