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史记》记载,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材料二:南宋时,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四:南宋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北宋。宋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200万贯,是北宋治平年间岁入63万贯的三倍多。
——朱绍侯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材料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请回答:
材料一:孔子和孟子都是民主的倡导者……孔子总是引用尧和舜的话,因为他们不把帝国据为自己的世袭财产。虽然他们的政府名义上是君主专制的,但事实上却是民主的,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赞誉他们的原因。
──孙中山
材料二:孔子认为禀赋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禀赋在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则不宜讲授高深的学问。他主张根据学生才智、性格、特点等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
A甲骨文 B司母戊鼎 C四羊方尊 D青铜立人像
是商代重要的青铜器之一。
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
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材料一:《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的疆域“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元朝的版图在我国历史上是最大的。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
材料二: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
材料三: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