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相传黄帝以后,黄河流域出现了三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依次是(    )

A . 尧、舜、禹 B . 禹、尧、舜 C . 桀、纣王、幽王 D . 禹、汤、武王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目的

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

对东南地区的管辖

措施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意义

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对西域的管辖

元朝设置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蒙古政权时期

①1247年,蒙古王子阔端与吐蕃地方政教首领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今甘肃武威)会晤,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②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

元朝建立后

措施

①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设立,由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

意义

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隋文帝统治时期被称为(    )

A . 光武中兴 B . 文景之治 C . 开皇之治 D . 贞观之治
在元朝时,在中央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的是(    )

A . 中书省 B . 行省 C . 枢密院 D . 御史台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 . 中国人善于想象 B .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 .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 .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2018年1月31日,TFBOYS成员王源出席纽约联合国青年论坛,关注优质教育和教育公平。下列思想家观点中有体现“教育公平”的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孟子 D . 韩非子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令规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诗

   材料三:

材料四: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

  1. (1) 结合材料一,如果你是农民,你会最支持商鞅的哪项措施?材料一的变法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的是哪一项?
  2. (2) 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
  3. (3) 2018年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负责全国监察工作。在秦朝中央政府中类似于该机构的是哪一官职?为巩固统一,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
  4. (4) 为了解决材料四中的问题,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
出土的“秦铜诏铁权”上刻有: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这表明秦朝(    )
A . 实行郡县制 B . 全国推广小篆 C . 统一度量衡 D . 建立中央集权
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引发革命。回望历史,可见一次次科技革命,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起国家力量兴衰演变。中国篇

  1. (1) 北宋时期哪项科技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大大促进了文化传播的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是谁?

  2. (2) 1964年10月,我国哪项重大科技成就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地位?

  3. (3) 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谁?

一部“桥”的历史,就是一部苏州从古至今的变迁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宝带桥又名长桥,与卢沟桥、洛阳桥等并列为中国四大古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镇(今长桥街道),傍京杭运河西侧,跨澹台湖口,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公元816﹣819年),桥长316.8米,桥孔53孔,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现桥由明清两代修建。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作为中国大运河重要遗产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苏州行春桥位于上方山路,跨石湖北渚。为半圆薄墩九孔连拱长桥,东西走向,全长54米。始建年代无考,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知县赵彦贞修。旧时苏州有农历八月十八日游石湖,看行春桥下串月之俗。其时明月初起,桥洞中月影如串,游石湖登行春桥者倾城而出,游船如织,歌舞音乐之声通宵达旦。

材料三:西山太湖大桥,位于江苏苏州吴中区太湖,全桥187孔,桥长4348米。大桥由各具特色的三座桥组成,为中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于1992年10月动工兴建,1994年10月竣工通车。大桥的建成,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太湖西山诸岛的交通,实现了当地人民世世代代架桥的夙愿,而且为开发和利用太湖自然资源和发挥地理优势,加快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请回答:

  1. (1) 从材料一中你可以获取关于宝带桥的哪些历史信息?

  2. (2) 指出材料二中知县赵彦贞重修行春桥时宋代经济发展具有怎样的特征?并指出宝带桥、行春桥的拱形设计并非首创的史实依据。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92年苏州修建西山太湖大桥的有利条件。并谈谈材料中提及的这些桥梁具有怎样的价值?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 . 东汉 B . 西晋 C . 东晋 D . 北魏
《霓裳羽衣曲》的作者是谁?谁又是最擅长跳该舞的人?(    )
A . 唐太宗  长孙皇后 B . 唐玄宗  杨贵妃 C . 唐高宗  武则天 D . 隋炀帝  陈丽华
《汉书·武五子传》载青州刺史隽不疑知齐孝王孙刘泽与燕剌王刘旦谋逆,收捕刘泽以待帝命;《汉书·张敞传》载冀州刺史张敞劾奏广川王群辈不道,包庇盗贼。这表明汉代(   )
A . 诸侯势力威胁中央 B . 监察体制发挥一定作用 C . 刺史职权发生异变 D . 地方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世界各国的造纸术也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唐朝时,中国已发明了火药。中国火药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二:

  1. (1)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这些发明传播的特点。
  2. (2) 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请再举出一例说明这一观点。
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有很多墓主人摘录的法律条文,如记载了秦代关于农田耕作和山林保护的《田律》,记载谷物入仓、发放登记及管理的《仓律》,这些律令都是商鞅变法以后逐渐形成的。这说明了商鞅变法(   )
A . 提高了秦人环境保护意识 B . 形成以皇权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C . 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 奠定秦朝以法治国的法律基础
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唐太宗特别重视(    )
A . 对外交往 B . 民族关系 C . 虚心纳谏 D . 广纳贤才
与北宋并立的西夏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一民族建立的(    )
A . 契丹族 B . 女真族 C . 回纥 D . 党项族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材料主要说明大运河(    )
A . 加速了南北的统一 B .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C .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 . 加快了隋王朝的灭亡
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 . 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C . 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 . 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朝灭亡后,并没有出现一个统一的王朝,而是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这实质上是(    )
A .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 .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 .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D . 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