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读图学史: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1) 上面图片展现的是一条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这条交通要道被称为历史人物对开辟这条历史要道贡献最大。
  2. (2) 根据第一副图这条交通要道的主要路线,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区(地点) 。

    A :B: F:

    并概括“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3. (3) 这一历史事件是在皇帝统治时期。
  4. (4) 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的官职是            ;它的设置标志着
消灭了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


A . 涿鹿之战 B . 牧野之战 C . 巨鹿之战 D . 长平之战
下图的房屋类型在以下哪一地区分布最广泛(  )

A . 珠江流域 B . 长江流域 C . 淮河流域 D . 黄河流域
如图秦朝中央行政系统简表中的方框内应填写(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御史大夫 B . 郡守县令 C . 行省 D . 军机处
填图题,读图填空

写出左图中的国家名称
A 
B 
C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 南方的生产工具先进 B . 北方农民大量南迁 C . 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D . 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南宋兴起的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朝统治者的这种“抚九族以仁”的做法,说明当时(   )
A . 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 . “和亲”是当时最有效的策略 C . 各族之间关系自古一直非常和睦 D . 统治者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等一批杰出的帝王,都曾经为各自的朝代作出巨大的贡献。对此,某校七年级(5)班的同学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探究,请你也参加进来。

(探帝王评述)

评述一: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他统一了中国的……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评述二: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使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1. (1) 请结合评述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推行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3. (3) (比帝王不同)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试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之处。
  4. (4) (赞帝王功绩)请用一句话来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
汉字中华文化之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6

  1. (1) 图一的文字叫什么名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
  2. (2) 图二统一后的文字字体叫什么?这一措施有什么意义?
  3. (3) 从图三可以看出我国汉字演变有什么特点?
秦始皇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阅读下列关于秦始皇的材料:

材料一:“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全国)大安,立号为皇帝”。

材料二:“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

材料四:“烧来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坑杀儒生和方士。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 (2) 材料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该皇帝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3. (3) 材料四体现了该皇帝的什么政策措施?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回望庚子年的历史,结合年代尺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1) 年代尺中A的时间,三国中的魏国建立,但整整一个甲子年后,三国全部崩塌。
  2. (2) 年代尺中B的时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向唐太宗请求娶公主为妻。他成功了。文成公主,次年将远嫁吐蕃……这个求婚场面,被大臣阎立本画了下来,成为千古流传的十大名画之一,那就是《大唐西域记》。
  3. (3) 年代尺中C的时间,明朝已经立国五十余年,这一年北京城的营建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
  4. (4) 年代尺中D的时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大清古老封闭的大门被强行打开。
  5. (5) 年代尺中E的时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并攻陷北京,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6. (6) 历史上的庚子年,也如历史一样,奔腾不息,既是英雄和领袖辈出的时代,也有历史发生的重大转折。
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 B . 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着长江流域 C . 与五代同时,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太原,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 D .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请问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

A . 秦朝时期 B . 西汉时期 C . 魏晋时期 D . 隋唐时期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某班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

【华夏之祖】

材料一:“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材料二:黄帝陵(如下图)

【民主政治】

材料三: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1. (1) 材料一中的“神农”是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贡献?
  2. (2) 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圣地。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会向游客介绍黄帝的哪些事迹?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
  4. (4) 【杰出首领】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有许多尧、舜、禹的传说和名胜古迹,观察下列几幅名胜古迹的图片,回答问题:

    请你将上述图片按担任部落首领的先后排列。结合当今社会现实,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 大于铜鼎 B . 司母戊鼎 C . 四羊方尊 D .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阅读下面材料:
贞观十五年……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 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 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人典其表疏。

——引自《旧唐书》

  1. (1) “弄赞”是指谁?“子婿之礼”是什么意思?

  2. (2) “当为公主筑一城”指的是哪一城的什么宫?

  3. (3) 上述材料中二人结亲产生什么影响?

在《鉴宝》栏目,有位收藏家出示了一座彩陶马,上面有黄、绿、青等多种颜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这件藏品制作的年代最有可能是(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隋朝 D . 唐朝
小明家中收藏一枚圆形方孔钱,请判断它最早铸于什么时期(  )
A . 西周 B . 汉代 C . 商朝 D .
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

A . 打制石器 B . 磨制石器 C . 青铜剑 D . 铁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