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读唐诗,品兴衰: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材料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请回答:
(1)
这三首诗的作者是唐朝大诗人杜甫,人们尊称他为什么?
(2)
材料一中“开元全盛日”是指什么?诗人写这首诗时唐朝还是“全盛日”吗?
(3)
对比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指出杜甫生活在什么特殊时代。
(4)
材料二反映了诗人在唐朝发生安史之乱时的忧国情感;材料三反映了诗人在安史之乱后期,唐军取得胜利时“喜欲狂”的情感。从中,你能体会到杜甫有怎样的高尚情操? 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 “诗圣”
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不是。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将自身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的爱国情感;我们应该象杜甫一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