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将都城有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材料中的措施促进了(  )

A . 民族融合  B .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 北魏政权的建立  D . 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
下列各项横线两端没有联系的是(    )

A . 女真族——完颜阿骨打 B . 蒙古族——松赞干布 C . 契丹族—―耶律阿保机 D . 党项族——元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篇】

材料一: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

【史学篇】

材料二:他从小受到家庭熏陶,爱好文史,后来遍访古迹,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写成了《史记》

【艺术篇】

材料三:南北朝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 开凿石窟,无数优秀工匠的创作,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

  1. (1) 作为汉字源头的甲骨文产生于哪个朝代?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史记》记述的历史开始于传说中的哪一人物?
  3. (3) 材料三中石窟的开凿是为了宣传哪一宗教?请写出当时的著名石窟两例。
电视连续剧《乾隆皇帝》剧组请你帮助查找与乾隆帝有关的史料,下列可推荐的是(      )
①派郑和远赴西洋 ②粉碎回部大小和卓叛乱③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④两次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侵略者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③④
每个时期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印迹。2013年9月,《北宋遗风,汴绣艺术精品展》在广东举行。在此次展览中,你能发现的是(    )

A . B . C . D .
促使原始人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    )
A . 学会了建造房屋 B . 自然环境的改善 C . 原始农业的发展 D . 人工取火的实现
寓言故事“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人间训》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
A . 老子 B . 庄子 C . 孔子 D . 孟子
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厉行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出节俭主张的思想家是(    )
A . 孟子 B . 庄子 C . 墨子 D . 荀子
下列砖画山上于甘市嘉格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面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

A . 江南开发 B . 民族交融 C . 政权并立 D . 经济重心南移
(1)唐中宗时,吐蕃赞普 向唐朝皇室求婚,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了他。他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 ”。
(2)1038年,党项羌首领 称帝,国号大夏,定都 (今宁夏银川)
(3)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 建立了南宋,他就是宋高宗。
(4)唐太宗统治年间,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这一时期为“ ”
(5)元朝设置了 管理琉球和澎湖列岛。
(6)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第二年定都 。
(7)“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对 瓷的赞誉。
(8)8世纪初,在唐朝的扶持下,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 统一了各诏,建立了南诏政权。
(9)唐朝高僧 六次东渡日本,在第六次终于到达日本
(10)回纥是 的祖先,788年回纥改称 。

“澶渊之盟”后,京城里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这反映的是(   )北宋与哪一民族政权的关系?

A . 蒙古 B . C . D . 西夏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并起,战争不断,出现很多大的战役,其中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是(   )
A . 巨鹿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  ④铁器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②①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①④③
西子湖畔的岳王庙里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他表达了人们对精忠报国的哪位人物的崇敬( )

A . 李纲 B . 岳飞 C . 宗泽 D . 寇准

如图,中国银行行徽(下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下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图1中行行徽

图2 古钱币

A . 秦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清朝
唐诗的文学与史学价值并举,下列诗句蕴含唐朝中外交往盛况信息的是(    )
A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C . 九天阊阖(皇宫正门)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皇帝) D .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所谓高处不胜寒,帝王也有帝王的困惑与苦衷,某班同学编写了一部关于“秦皇汉武”跨时空对话的穿越剧,聊聊往事,吐吐心声。

  1. (1) 【第一幕:问策】

    汉武帝:始皇,请看《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

    秦始皇:武帝,看来遇到了封国问题,这可不利于你对地方的管理啊!我曾开创①(制度名称),能够很好地控制地方权利。若解此难题,主父偃之策②(策略名称),可以一试。

    请将上述对话补充完整

  2. (2) 【第二幕:共识】

    秦始皇:建立和治理一个国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在建国之初,就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你看我这钱币图,我就被这小小钱币困扰很久,后来,我下令铸造半两钱,统一使用,效果不错。

    汉武帝:始皇英明。我也曾效仿始皇,统一钱币,效果也很好。

    汉武帝效仿秦始皇统一货币,其铸币名称是什么?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秦始皇和汉武帝都说统一货币“效果不错”呢?

  3. (3) 【第三幕:分歧】

    汉武帝:始皇,你我相谈甚欢。近日,我得一贤臣,采纳了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秦始皇:这怎么可以!那些儒生甚为讨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汉武帝提出的“贤臣”指的是谁?秦始皇对“儒生”采取了哪些手段?

  4. (4) 不同时期的两位帝王对待“儒家”的做法是不同的,你认同谁的做法,请说明理由。

  5. (5) 【第四幕:评说】

    你认为这部话剧取一个适当的题目,并谈谈你眼中的“秦皇汉武”。

    话剧题目:

    我眼中的“秦皇汉武”:

在中国历史上,结束国家分裂,实现统一并建立隋朝的是(   )
A . 杨坚 B . 杨广 C . 李渊 D . 李世民
襦裙装是唐朝在继承前代服装艺术的基础上,将汉族的文质彬彬与北朝民族的豪情健爽的特点相结合,使得女子在追求美和展现美的方式上更为自由、张扬。这体现了唐朝(    )
A . 追求奢靡风气 B . 爱美意识觉醒 C . 妇女地位提高 D . 开放兼容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