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材料三 : 西藏佛教规定,达赖或班禅以其转世“灵童”作为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chè)签制度。该制度规定,达赖或班禅转世时,将几个“灵 童”的姓名和生辰分别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内,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确定。然后报请清廷批准,才能成为合法继承人。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唐朝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2. (2) 材料二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的主要事迹与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何联系?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    )

A . 保护贵族的世袭地位 B . 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 . 扩大西周的统治基础 D . 巩固刚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

A .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 . 希波战争 C . 罗马帝国的扩张 D . 马可·波罗来华
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的发明是  (    )

A . 造纸术 B . 印刷术 C . 火药 D . 指南针
2011年5月,在北京开幕的中国首届华佗文化节,集中展示了传统中医的优秀成果,旨在推动中医文化发扬光大。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   ②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

③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④编制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字说明:这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加以管理。广州、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1. (1) 请在材料二的划线处填空:

    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广州、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 (2)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

  3. (3) 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二、三,分析其中的原因。

填表:比较戚家军与岳家军的异同。

军队

戚家军

岳家军

时代

抗击对象

纪律

宋辽议和与宋夏议和,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
A . 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 B . 宋、辽和西夏都想在三个政权中趋利避害 C . 北宋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D . 三个政权谁都吞并不了谁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一致,汉文字却是统一的。这是因为(  )

A . 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B . 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C . 文字书写在丝帛和竹简上 D .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此书内容包括(   )

①炎帝、黄帝的传说     ②秦始皇统一六国

③赤壁之战             ④戚继光抗倭

A . ①②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上(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宋书》卷五十四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 《陆游集》

材料三: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请回答:

  1. (1) 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2.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从农业、海外贸易方面各举一例)

  4. (4) 结合古代经济发展的过程,谈谈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这副“瓦内说书”诗配画,主要出现在下面哪个城市中?(    )

A . 北宋东京 B . 唐朝长安 C . 元朝大都 D . 明朝北京
司马迁撰写《史记》时,没有将孔子的事迹归入记载个人历史的“列传”,而是将其抬高一级,升格为诸侯作为“世家”来记载,其主要原因是(   )
A . 司马迁记史不严谨 B . 孔子被追封为诸侯 C . 儒家思想受到重视 D . 孔子被尊称“至圣”
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请判断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1世纪的是(  )
A . 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 B . 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 C . 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 D . 北魏孝文帝于公元494年迁都洛阳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她(    )

A .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 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 . 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 . 重用有才能的人
阅读材料:

材料一: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舟师(指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白天)则观日(太阳),阴晦(指阴天)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三: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谨慎),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司南”是何时发明的?

  2. (2) 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你看出了指南针有何发展变化趋势?

  3. (3) 指南针是经什么人之手传入欧洲的?为后来欧洲哪一个重大事件提供了重要条件? 

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以至于在他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现在失去一面好镜子啊。”那么这位大臣是(   )
A . 长孙无忌 B . 杜如晦 C . 狄仁杰 D . 魏征
历史叙述有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中关于隋朝历史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 B . 隋炀帝在位期间营建东都,修建长城和驰道 C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 D . 隋文帝励精图治,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西晋王朝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导致西晋成为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有(    )

①统治阶级昏庸腐朽     ②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

③皇族之间连年混战     ④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大约7000年前的我国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令人惊叹,看下图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说出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子(   )

A . 半坡原始居民 B .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 北京人 D . 山顶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