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治的“水”是指( )

A . 长江 B . 珠江 C . 雅鲁藏布江 D . 黄河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战争

①概况: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

②影响:宋朝被动挨打,损失惨重;而连年的战争使西夏也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议和

内容: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

②作用: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该水利工程的中心应该是(    )

A . 江都 B . 涿郡 C . 洛阳 D . 余杭
下表内容是某著名水利工程的相关说明。这项水利工程是要作用(    )

部位

主要作用

鱼嘴

将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外江主要用于排洪,内江主要用于引水灌溉

飞沙堰

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多余水量从飞沙堰自行溢出,排入氓江,起到泄洪减灾作用;排出内江水中挟带的沙石,确保内江通畅

宝瓶口

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内江水流入宝瓶口后,经过不断分闸调节,形成灌溉成都平原的自流灌溉渠系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永济渠 D . 江南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南方战乱少 B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 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有三宝垄,泰国有三宝城,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庙。上述国家以“三宝”为地名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的(    )
A . 高僧鉴真出使日本 B . 戚继光抗击倭寇 C . 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D . 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如果我们想去日本探寻中日友好的实物见证,可以去(    )

A . 唐招提寺 B . 大昭寺 C . 大雁塔 D . 那烂陀寺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
A . 周武王 B . 齐桓公 C . 楚庄王 D . 晋文公
李贽《后秦记》写道"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秦始皇“掀翻一个世界”的行为包括(    )

①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开创皇帝制度

③修筑万里长城

④废除科举制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当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用中国丝绸缝制的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时尚。当时中国的丝绸到达古罗马的线路是(    )

A . 长安——中亚——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B . 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中亚——西亚——欧洲 C .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D . 成都——云南——缅甸——印度——欧洲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在这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需要(  )
A . 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B .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获得成功 C . 注意总结经验,改进工具 D . 农民得科学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对的是(   )
A . 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 . 隋炀帝励精图治 C . 正式建立科举制度 D . 开凿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中,连接永济渠和通济渠这两段的点是(    )

A . 洛阳 B . 江都 C . 余杭 D . 广州
古装剧《琅琊榜》中有机构称“悬镜司”,号称“只遵圣命、查鉴妖孽、不介朝政、不涉党争”,其实是独立于司法体系之外、只对皇帝负责的特务机构。由此推知,“悬镜司”与下列哪个机构相似(    )
A . 军机处 B . 锦衣卫 C . 枢密院 D . 门下省
某同学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想从以下题目中选择其一进行研究,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孔子办学:开创平民教育先河 B . 铁犁牛耕:社会变革的原动力 C . 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的开端 D . 商鞅变法:奠定秦朝百年基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两汉时期,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南迁,在南方形成了巴蜀、江汉、江浙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经过六朝时期的长期开发,逐渐可与北方媲美。

  1. (1) 两汉以前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的原因是什么?

  2. (2) 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3. (3) 东晋南朝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经济逐渐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4. (4)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

西方人认为科举制度“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们提升自身的地位。”这主要是指科举制度(    )
A . 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B . 保证官员清正廉明 C . 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D .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下图(图1)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唐朝的日常生活》第一章的目录。与“黄金年代” 有关的是 (   )

A . 开皇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历史上对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规定,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的朝代是(  )
A . 西汉初年 B . 东汉初年 C . 北宋初年 D . 南宋初年
山西省大致是我国古代晋国的范围,晋国在战国时期分裂为(    )
A . 韩、赵、魏 B . 郑、宋、楚 C . 韩、赵、燕 D . 秦、齐、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