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上(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卷五十四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集》材料三: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请回答: (1) 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 结合所学知识,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从农业、海外贸易方面各举一例) (4) 结合古代经济发展的过程,谈谈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 反映全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人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农业:占城稻大面积推广,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生产工具和技术改进,使用新型农具── 秧马.海外贸易:在重要港口开设“蕃坊”“蕃市”“蕃学”;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出现了泉州、广州、杭州等港口;宋朝的海外贸易范围广。 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要重视科技进步;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