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割据征战的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变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1. (1) 材料一中“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2. (2) 试列举春秋时期的另外两个霸主。
  3. (3) 根据材料二说出这是战国时期的什么变法?这次变法在经济上还有哪些内容?请你补充完整。
  4. (4) 你认为齐桓公首霸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将于2012年11月在客家祖地——福建三明举行,客家人的形成与下列哪项有关(      )

A . 北人南迁 B . 出海求仙 C . 和亲政策 D . 开发南疆
汉文帝时,允许私人铸钱、冶铁、煮盐。汉武帝却把这些权力全部收归中央,在全国实行“均输平准”,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终使“民不益(增加)赋而天下用饶”。汉武帝进行财政改革的目的是(    )
A . 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B . 加强中央集权 C . 举国之力经营西域 D . 减轻人民负担
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 .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 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C . 布达拉宫 D . 敦煌莫高窟
元朝正式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辖权。当时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   )
A . 宣政院 B . 台湾府 C . 驻藏大臣 D . 伊犁将军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內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

材料三  西汉疆域图

材料四  两年之后(指1871年),明治政府又宣布新措施……将藩改为县制单位,最初共有3府302个县,后改为3府72县,1888年合并为3府42县。

——王新生《日本简史》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时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方?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什么?
  4. (4) 材料四中的“新措施”指的是什么?
  5. (5) 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四所反映的制度和措施的共同作用。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千古一帝,他开创了著名的康乾盛世大局面。在位统治期间最长、也最有活力。以下属于其历史功绩的是(    )

A . 设计驻藏大臣 B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 . 设立军机处 D . 组织雅克萨之战
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在2014年完成,隋朝大运河在古代的重要作用是(  )

A . 便于军事的调控 B . 解决南北水调问题 C .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 . 方便帝王游玩
《国之重器》纪录片在央视播出,第一集介绍的“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四羊方尊 B . 司母戊鼎 C . 毛公鼎 D . 利簋
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族、蒙古族、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元朝时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这说明回族的形成源于(    )
A . 封建专制统治 B . 民族交融 C . 蒙古政权建立 D . 民族对峙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礼记》里的这段叙述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历史事件(   )


A . 商汤灭夏 B . 尧传位给舜 C . 舜传位给禹 D . 禹传位给启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文字是(    )
A . 刻画符号 B . 楔形文字 C . 甲骨文 D . 纸草文字
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国家和民族兴盛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材料二    表1(郑成功致荷兰总督信中的一段话)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清)《台湾通志》

  1.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说明汉武帝从思想上来维系“大一统”的措施。
  2. (2) 根据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来说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并写出我国解决图2中港澳问题的基本方针。
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世纪·周本纪》

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2. (2) 桓公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
  3. (3) 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或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是什么)?
  4. (4) 除了桓公外,晋、楚、秦先后称霸的国君分别叫什么?
“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文中“其利”是指(    )
A . 减轻劳动人民负担 B .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 . 推动隋朝完成统一 D . 大大加速隋朝灭亡进程
宋朝用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而武将则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这体现了宋朝的(    )
A . 休养生息政策 B . 重武轻文政策 C . 重文轻武政策 D . 文化专制政策
纪录片《文明》于2018年3月1日首播,作为中国古老文明代表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具惊艳亮相。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 B . 商朝以后青铜器种类逐渐丰富 C . 商周时期的工匠已采用“泥范铸造法” D . 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唐朝时期社会风气的突出特点是(    )

A . 高度繁荣、盛世景象 B . 比较民主、重用人才 C . 崇尚平等、自由观念 D . 比较开放、兼容并蓄
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
A . 灵渠 B . 都江堰 C . 大运河 D . 永济渠
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