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显示,桂林所在的岭南地区归属南汉政权。公元971年,南汉灭亡,中原政权开始管理岭南。当时的中原政权是(    )

A . 唐朝 B . 后周 C . 北宋 D . 元朝
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行政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A . 编定户口,实行连坐 B . 奖励军功 C . 奖励生产 D . 推行县制
从唐宋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

A . 契丹族 B . 回族 C . 党项族 D . 蒙古族
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开创中医临床理论体系,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    )
A . 扁鹊 B . 张仲景 C . 华佗 D . 李时珍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人教版七下教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1. (1) 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2. (2) 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3. (3) 唐朝时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被称为什么?哪一本书记载了玄奘游历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4. (4)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
  5. (5)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小赵从历史辨析栏目中下载了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的一句(    )

A . 春秋时,有人在野外行走,带着司南辨识方向 B . 秦朝时有人在纸上书写一种小篆的字体 C . 西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伤寒杂病论》 D . 唐朝时,有人使用火药武器与阿拉伯人交战
再现史前人类活动。

  1. (1) 寻找证物

    初一某班历史课堂:同学A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请你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

    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填写图号)

  2. (2) 进行解释

    以下是同学B搜集的反映半坡人、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请你仿照范例,

    对这位同学搜集的图片进行解释。

    [范例]“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制作陶器。

    “骨耜”可以见证:

    “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

  3. (3) 得出结论

    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

如图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它始建于1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当地而建的。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嫁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

②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③文成公主入藏增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措施

影响

军事

:首先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中央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

①宰相不止一人,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②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权、大权

地方

①行政上:派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在各州府设置,以分知州的权力。

②财政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编钟,出土的省份是(    )

A . 湖南 B . 湖北 C . 陕西 D . 四川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此时,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他们之间相互批驳又相互影响,这一思想繁荣的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由此可以看出(      )
A . 社会变革推动思想繁荣 B . 百家争鸣推动社会进步 C . 百家争鸣导致时局动荡 D . 社会变革导致诸侯混战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
A . 越窑 B . 景德镇 C . 邢窑 D . 泉州
记听课笔记是历史学习的好习惯,小张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城门立木取信、建立县制、奖励军功等。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A . 齐桓公首霸 B . 商鞅变法 C . 郡县制确立 D . 百家争鸣
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朝时期的历史教学的思维导图。

  1. (1) 根据图示指出图示中统一过北方黄河流域地区的政权有哪些?有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统一过黄河流域?
  2. (2) 请您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用史实概括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方面的主要特点并简单说明理由。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那么华夏族是由哪两个部落长期发展融合而成的(    )
A . 黄帝、蚩尤 B . 尧、舜 C . 炎帝、后羿 D . 黄帝、炎帝
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相配合的科学家是(   )

A . 贾思勰 B . 李时珍 C . 宋应星 D . 徐光启
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南端的是(  )

A . 秦国 B . 魏国 C . 齐国 D . 楚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产生以来,封建帝采取多种措不断强化与完善。下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②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③忽必烈推行行省制 ④明太祖废除丞相

A . ②①③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③②①
英雄从未走远,精神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戚继光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
A . 抗辽 B . 抗金 C . 抗倭 D .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