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东汉庄园经济的生产经营内容,从考古资料中能证明的有农业中的谷物栽培、池塘养殖、畜牧养禽、蚕桑果木;手工业中的纺织、采矿、冶炼、制盐、农具、车辆、陶器制造、粮食加工、酿造等。据此可知,东汉庄园(    )
A . 生产具有自给自足性 B . 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C . 内部商品交换频繁 D .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中华民族有着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但当遭到外敌入侵时,中国人民会奋起抗争,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在困境和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从不退缩,不屈不挠,直至最终胜利。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刊登“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的消息。这就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材料三: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中国进入了艰难的局部抗战;1937年又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八年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战。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 (1) 清初,沙俄悍然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决定用武力捍卫领土主权的皇帝是谁?
  2. (2) 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惨败,沙俄被迫进行谈判,解决边界问题,最终同清朝签订了什么条约?
  3. (3) 西安事变发生于公元哪一年?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请回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4. (4) 请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周朝 C . 秦朝 D . 汉朝
张华去北京旅游,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中,看到了一排不起眼的平房,导游告诉大家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膨胀的产物,张华一下子就知道了它其实就是(    )
A . 太和殿 B . 坤宁宫 C . 军机处 D . 乾清宫
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

A . 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B . 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 . 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 . 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帝王。
  1. (1) 统一六国,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2. (2) “楚汉之争”,建立了西汉政权——
  3. (3) 统一全国,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4. (4) 完善中央机构,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
  5. (5) “陈桥兵变”,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要探访我国境内迄今为止内涵最丰富的直立人遗址应去(    )
A . 北京周口店 B . 云南元谋县 C . 陕西西安 D . 四川成都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若请你写一篇《端午节简介》,下列四组关键词,你会取用的应是(    )
A . 柳条粽子春耕屈原 B . 月亮月饼团圆嫦娥 C . 菊花九层糕敬老晋文公 D . 艾叶粽子龙舟屈原
小华同学准备在假期去周口店参观我国远古人类遗址,他要去了解的远古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唐太宗在天山以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在天山以北设北庭都护府。这番举措(    )

A . 完善了科举 B . 巩固了边疆 C . 加深了汉藏情谊 D . 促进了中日交流

如果你想考查辽与西夏的历史(参照下图的西夏王陵图),你会去今天的(   )

A . 开封和宁夏 B . 辽宁和银川 C . 杭州和宁夏 D . 甘肃和宁夏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在秦国确立了(    )

A . 禅让制 B . 土地私有制 C . 王位世袭制 D . 科举制
“成由俭,败由奢”,大到国家,小到家庭莫不如此。’大力提倡节俭, 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
A . 汉武帝 B . 唐太宗 C . 唐玄宗 D . 隋文帝
2020年的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 . 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 B . 人们争相抢购热门新书《天工开物》 C . 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牡丹亭》 D . 路边摊点兜售热气腾腾的水煮玉米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
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唐太宗的政绩中,最受后人称道的是(  )

A . 革新政治,完善制度 B .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C .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D . 节用戒奢,力倡节俭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大国在海洋资源、海权以及海洋经济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海洋危机]

材料一:


图1 1662年荷兰军队投降图         图2 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
[海洋争端]
材料二:我们不能只有陆地,没有海洋,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皇威廉二世

【海洋未来】

  1. (1) 图1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图2中的军舰是是哪一运动中的产物?

  2. (2) 材料二中德国为争夺海洋霸权主导并形成了哪一军事集团?“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当时在海洋权益上的最主要竞争对手是哪一国?

  3. (3) 前不久,我国划定了防空识别区,加大了在钓鱼岛周边的巡航力度,积极参与马航失联飞机的搜救工作。如果你是国家海洋局的新闻发言人,请以“我国的海洋未来”为题,结合上述回答,阐明我方的观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 (1) 材料一中“卫鞅”指谁? “孝公”指哪国国君?

  2. (2) “卫鞅”的变法对于该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请说一说有哪些?

  3. (3) 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 “扫六合”是什么意思?

  4. (4) 请列举“秦王”为捍卫“扫六合”的胜利果实而采取的措施两条。

商周青铜器,造型雄伟。目前我国已发现的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司母戊鼎 B . 青铜立人像 C . 大盂铜鼎 D . 四羊方尊
《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这反映了(    )
A . 文化趋同的倾向 B . 三教合一的潮流    C . 对西洋文化的模仿 D . 民族交融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