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江南之为国盛也……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这直接说明江南地区(    )
A . 得到大规模开发 B . 自然条件优越 C . 人口数量增加 D . 社会环境安定
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作(    )
A . 夜市 B . 驿站 C . 会所 D . 草市
近年来“穿越剧”受到青少年的青睐。穿越时空,回到隋朝,你可能看到和听到(    )

①家住余杭的张兄坐船游大运河来到涿郡②寒门书生王某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③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④东京商业区内,人们用交子购买生活用品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③④
禅让制度体现的选材思想是(  )
A . 以才德选人 B . 以财产的多少选人 C . 依法选人 D . 以出生的身份选人
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 . 匈奴族 B . 鲜卑族 C . 氐族 D . 羌族
电影《英雄》中,秦始皇颁布诏令所使用的文字是(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铭文 D . 小篆
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 秦的暴政 B . 楚汉之争 C . 巨鹿之战 D . 大泽乡起义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 . 萧太后 B . 慈禧太后 C . 武则天 D . 文成公主
某中职学校在美化校园、设计古代文化名人长廊的时候,尚缺一座农学方面的人物塑像,应该选取哪一个人物原型比较合适?(    )
A . 胡昭 B . 贾思勰 C . 祖冲之 D . 王羲之
北宋时一位商人来到都城东京,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场所,有说书唱曲的、卖药材、古玩字画的、甚至还有算卦的等等,请推断他到了哪里(    )
A . 交子 B . 瓦舍 C . 市舶司 D . 会子
东汉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壮举。
下列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 . 八王之乱 B . 玄武门之变 C . 七国之乱 D . 安史之乱
明朝时期,收集了1892种药物,11096则药方的“医学巨典”是(    )

A . 《黄帝内经》 B . 《伤寒杂病论》 C . 《千金方》 D . 《本草纲目》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建都于此的是(  )

①西汉   ②吴   ③西晋   ④东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下列图片中,反映了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①栽培稻谷遗存    ②半地穴式房屋     ③干栏式房屋    ④司(后)母戊鼎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科技开始徘徊并趋于落后,而在西方,进入18世纪中期以后,一场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并逐渐向欧美各国扩散,人类社会的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相继到来。
材料二:乾隆年间,礼部尚书沈德潜作诗咏《黑牡丹》,其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之句,后来被告发。清廷认为,这是影射满洲人以异族夺取朱明皇位,犯大逆罪。当时,沈德潜已死,清廷下令剖棺锉尸。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1)请指出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标志各是什么?
(2)19世纪,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和实现电气化的分别是哪些国家?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明末清初,我国垂头丧气开始徘徊并逐步落后的原因。

“女真族勇敢勤劳……打猎时,他们用桦树皮做的号角吹出呦呦的声音,把鹿引诱出来。”材料说明当时女真族的经济形式是(    )
A . 农耕经济 B . 狩猎经济 C . 小农经济 D . 自然经济
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在(   )
A . 四世纪初 B . 四世纪末 C . 五世纪初 D . 五世纪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

材料二: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清回答:

  1.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
  3. (3) 仔细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思考春秋时期的齐国和战国时期的秦国实现国富兵强方面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有学者认为,商朝有着领先世界其他国家的文明,这让后人知道,中国从很久以前就有工艺高超的制造业和成熟的文字。下列出土的文物,可以用来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 

 ①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盆    ②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 

 ③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④马王堆出土的竹简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