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喜,在艺术上有大美。
——摘自《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2013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帝国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其经典著作成为学者和政治家的主要研究对象。直到2000多年后,也就是1911年满族王朝覆灭为止, 孔子学说一直在中国居统治地位。”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单纯依靠德治的周朝,最终因礼崩乐坏而天下大乱;单纯依靠法治的秦朝,最终因暴政导致二世而亡;历史证明,只有德法并重、德法合治,国家才能治理好。而单靠德治或单靠法治,都难以把国家治理好。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法安天下德润人》(2017年8月16日)
禹,通常被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禹父即治水无功的鲧,于帝尧的时代被起用,帝舜时被放逐,禹于舜时为司空,治理水土,其主要工作是治水,继续其父未竞的事业。禹受命治水,他发奋治好水忠。禹这个人聪慧机敏,勤恳踏实,言行一致,又能身为表率。他走遍天下,“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攆(撵是一种登山用具,置于盾下,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长,后齿短)”,踏勘水情地势,规划治水大计。禹治洪水采用的方法,大约是接受其父失败的教训,以疏导为主。如孟子所说,“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不是用人力去与大自然对抗,而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给洪水找出路。
请回答:
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②金城公主和尺带珠丹
③唐蕃会盟
④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⑤在拉萨设驻藏大臣
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1中两位诗人诗歌风格的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风格的原因。
材料二: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句子长短不一,更便于人们抒发思想感情。
图2以“宋词”为主题的思维导图。根据图片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在a、b、c三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材料三: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据《窦娥冤》
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划分,材料三属(请在①口述史料②文献史料③实物史料三种类型中,选择正确答案对应的番号并填入空格内)写出明代以后任意两位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文人的名字。
材料四:
图3 图4
图3、图4中的人物出自于明清时期的两部名著,说说你喜欢其中哪一本名著,写出其名称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