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喜,在艺术上有大美。
——摘自《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2013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帝国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其经典著作成为学者和政治家的主要研究对象。直到2000多年后,也就是1911年满族王朝覆灭为止, 孔子学说一直在中国居统治地位。”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单纯依靠德治的周朝,最终因礼崩乐坏而天下大乱;单纯依靠法治的秦朝,最终因暴政导致二世而亡;历史证明,只有德法并重、德法合治,国家才能治理好。而单靠德治或单靠法治,都难以把国家治理好。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法安天下德润人》(2017年8月16日)
(1)
根据材料一,写出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局面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结合所学,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促使“孔子的学说”成为“帝国的官方教义”的政策措施是什么?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治”和“德治”分别是哪两家学派的治国主张?根据材料三,说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什么?
答案: ①百家争鸣;②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①仁;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法家、儒家;②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或德法并重、德法合治。